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发布时间:2019-03-0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霞

     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最近研读了《数学学习心理学》前三章深刻地体会到作为承担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组织者的数学教师,要承担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任务。《标准》)在课程实施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与书中的理论是一致的。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我的感受。
     
一、帮助学生消除过度的焦虑情绪。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中的角色定位,要以公平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公平的态度对待学生有两层含义。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平等。与学生平等,是指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教师权威看得过重。教学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吸引学生开展学习,少用命令式语言,尤其不能使用强迫、压制,甚至体罚等手段。其次,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实践证明:学生最希望教师能公正、平等地对待他们,最忌讳教师有偏见,尤其是学困生。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些复习性、基础性,或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让他们感到其实我也能回答问题,也能取得成功,同时感受到老师并没有瞧不起他们,而是在无时无刻地关心着他们,从而慢慢地恢复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鼓励学生树立学数学的信心。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心理氛围,需要教师以鼓励性的话语、亲切而信任的目光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著名学者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教师一句鼓励性的话语,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如一个同学的回答不完整,同桌同学补充后,教师可以这样鼓励:你们两人的回答合起来就非常圆满了,希望你们继续合作,老师相信你们两人都会非常出色的。这样,虽然两人的回答都不完整,但教师鼓励性的语言却使他们看到了自己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的作用,从而更加努力地参加到学习中来。但如果教师说:你们两人的回答都不完整,谁能完整地回答这个问题。这样,势必在这两位学生的心理上造成阴影,使他们今后不敢再随便举手发言了,甚至对发言产生惧怕情绪。同样,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投射的一个亲切而信任的目光,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给遇上困难的学生以战胜困难的勇气,给没有自信的学生以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经常面临各种困难,这就要求他们要用刻苦耐劳的精神去战胜困难,决不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做出偏低的评价,否则会失去信心。

      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厌学为乐学。
     
当学生对某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便会积极思考,大胆探索,从而优化自己的认识活动,促进学习。反之,学生若对某门学科缺少学习兴趣,则不大可能在该门学科的学习中取得 较好的成绩。众所周知,数学成绩较差者大多是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我们数学教师在备课和上课等整个教学中,就要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下功夫。因此,在数学概念、定理和解题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激励其动脑、动口、动手,深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去,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美,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喜悦和满足,创设让他们表现才能的机会,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学习数学的热情。
         
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强大内在动力,是学生入门的先导,特别是小学生,对数学是喜欢,还是厌倦,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用鼓励、表扬的方式去激励学生, 用期待的目光、信任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外,更要注意用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利用直观 教具,利用知识本身的魅力,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使学生轻松学习。
    
过重的学业负担是危害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带头减少作业量,老师下题海,精选例题和习题,让学生走出题海,做已分类的具有典型性的适量练习,重在课内,轻在课外,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可以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达到减轻学习负担地目的.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我认为,适当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它是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桥梁。在活动中,学生根本不觉得是在做数学题,而是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这样做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效果好,也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而且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刻不容缓的时代课题。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堂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困难,主动帮学生解决。多去点拨、开启学生混沌、变形或被扭曲的心理,调整学生失调的心理,恢复心理平衡,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为数学课的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探求心境。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