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走进城小>>发展规划>>文章内容
传承创新谋发展 和合共生创新篇
发布时间:2019-02-1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谢雯燕

传承创新谋发展   和合共生创新篇

——城东小学2017-2019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城东小学位于武进高新北区贺北社区,始建于1930年。1955年9月,改名为四河口初级小学。1997年异地新建后更名为城东小学,是隶属于马杭中心小学管理的一所村级小学。2014年7月独立建制。2017年7月,再次加入马杭中心小学教育集团。

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892名学生,教师43人(其中在编36人,备案7人),1名研究生学历,其余都是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11人,中小学一级教师17人,中小学二级教师11人,还有4人未定级。武进区学科带头人3人,武进区骨干教师4人,常州市教坛新秀1人,常州市教学能手1人。

一年多来,学校坚持“让生命自然成长,为幸福未来奠基”的办学理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狠抓教育管理,使学校文化品牌逐步形成,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学校连续年获得了办学水平考核优秀、连续四年素质教育质量评估二等奖,马小教育集团获办学水平优秀,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健康促进铜牌学校江苏省档案工作三星级单位常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常州市装备建设示范校、武进区体育特色学校、区少先队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区团队基础建设五星级单位、区工会考评一等奖、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评估过程简述

2018年,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实施进入第二个年头,是规划各项目标、措施落实达成的关键一年。本着“自查、反思、调整、提高”宗旨,学校根据区教育局的有关要求,召开校务会议探讨三年发展规划落实情况,回顾总结一年多来的工作,确定三级评估指标。主要经历了一下几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明确意义

10月份,召开全校教工大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第五轮三年发展规划和《关于开展第五轮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的意见》,宣传自评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明确我校主动发展中期自评的指导思想,要求全体教师以主人翁的角色和责任感参与到本次中期评估中来。

二、构建体系,拟定方案

对照三年规划,精心设计,科学制定评估内容,既涉及发展规划的全部领域,又突出发展规划的阶段工作,主要从学校文化、德育工作、教师发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后勤管理几个方面进行自评,在学校总方案的基础上,形成各领域的评估方案,并依据方案进行各领域的自主评估。各领域的评估重心下移,主要形式有主题性的规划学习、座谈式的对照分析、专题性的提炼总结、反思性的报告撰写。参与对象有学校管理者、骨干教师、家委会全体成员、学生代表。明确分工和职责,群策群力,共同设计评估的工作思路,建立多方参与、共同协商的评价模式拟定《城东小学第五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中期自评方案》,在全校教工会议上介绍自评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提高全校师生参与自评的自觉性。

三、分层推进,实施评估

1、校级层面的整体评估,学校大组进行领域评估汇报。2、学校撰写评估报告,完成各项表格的填写。3、组建参与区级评估小组,梳理形成评估汇报思路,收集过程性资料。4、模拟区级评估过程,完善各项工作。

规划实施总结

一、诚晓文化篇: 打造特色文化 提升发展内涵

规划描述目标:

学校诚晓文化已初具体系,需要进一步将文化故事性,具体生动地走进人们心田。我们将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追求品位”的总体思路,以“自然成长”为核心理念,以校训“诚、晓”为思想底蕴,以优化、美化校园为重点,积极营造物质与精神浑为一体的“自然成长文化场”,从而唤醒生命自觉,激活创造潜能,打造以物质文化为外壳、制度文化为支柱、精神文化为核心、活动文化为延伸的学校文化系统。

达成情况:

学校以城小——师生生命自然成长的乐园”理念贯彻整个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一年多的努力,逐步构建出具有城小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文化初具故事性,具体生动地走进师生心田。 

主要策略和成效:

(一)以环境文化熏陶人、感染人   

没有故事的校园文化是苍白的、生硬的好的校园应该是故事校园。用故事的方式承载文化、留存文化、传播文化,校园文化便会因故事而柔软,因故事而传播久远。第二轮三年规划实施以来,城小着力打造绿色草木文化、六艺班级文化、经典楼道文化,同时,追求大科普基地、大图书馆的格局,让学校的每个角落都充满着独特感和故事感。

1、造了一座快乐驿站

正像课堂的主人是学生一样,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也应该包括学生。当学生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生产者的时候,校园文化中便有了“我”的存在。当然,这个“我”不只是学生,“我”还是校长、教师、校友,甚至包括家长。当这些人都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学校文化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成了校长和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集体叙事”。

放学时,总会有不能及时回家的孩子滞留校园。通过调研,孩子们和家长都很想要一个能够阅读、游戏的地方,最好是在校门内,方便随时接回,又不受延时班的局限。所以,暑假中,挖去了草坪和篱笆,建成了快乐驿站。木质的结构、绿叶的点缀,图书的芬芳,引得课间和放学后学生纷纷驻足。各类书籍,各类风格,任“君”选择,各种读书心得、好书推荐学生随手写下,贴在小木屋里,相互交流与欣赏。除此之外,我们还在三张楼梯的转角处建立了三个流动书吧。快乐驿站和书吧的建立就像一个磁场,使得孩子们多了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在驿站和书吧里,管理者是学生,使用者还是学生。我们建立了管理自愿者,定期更换、整理书本、打扫卫生等。

2、建了一条科普长廊

学校的地学科普基地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也获得了各级荣誉,但孩子们了解的更多的还是看到的化石等标本。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学校,我们把科普基地建设的过程和发展史做成展板,悬挂在长廊上,了解才能更加热爱。

3、画了一面传统节日墙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用学生自我创造的周围情景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因此我们在知晓楼一至三楼楼梯开辟传统节日文化长廊,展示各个节学生的画、书法等作品,使墙面逐步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展示才能的舞台。

(二)以制度文化激励人、规范人    

我们明白,要让制度真正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操守,在制度之外,还得靠文化。    

1、学校管理人文化:学校对干部管理进行目标化考核对学校重大事项采取教代会商议的形式对校务公开实行网络化操作对学校工作听取师生“金点子”对学生教育管理采取家校“互动制”。    

2、教师成长自主化:2017年起实施“教师自主发展三年规划”,通过专家指导规划,通过自我反思对照总结,通过星级教师评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热情与持久的动力。    

3、师生管理精细化:学校编制了《新教师手册》,以提醒的方式告诉教师明晰的工作标准与工作要求;同时还张贴学生“十要十不要”,以更具体细微处要求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    

4、师生考核激励化:学校不断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努力变领导考核为自我考核,不断增强教师的进取心,还从更全面更个性的角度来反映学生的成长,鼓励学生的成长。

(三)以精神文化引导人、提升人    

知名教授肖川讲过:“校园文化应该刻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这句话告诉我们:形式上的校园文化不是真正的校园文化,内化后的人的言行举止才是真正的校园文化。  

1、种了一丛鲜花

食堂门口有个花坛,总有学生抄近路踩踏草坪。学生中心先是用情感语告示“请爱护草坪”,再是在情感语后面加上警示语告诫:“违者严肃处理”。可惜,有些学生仍然熟视无睹,照样穿梭其间,学生中心排出值日生加强管理,一段时间也不见了擅自闯关的学生。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值日生到位不及时,管理松懈,还是让好多学生钻了空子,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后来,我们干脆在小路中间种了一些花花草草,果然,再也没有学生踩踏草坪了。管理,不仅仅是约束,有时,也应该是对生命的唤醒。

2、送上一张卡片

妇女节,我校全体女教工上班时发现每个人的办公桌上增添了一束鲜艳的康乃馨,花丛中夹着一张粉红色的纸片,纸片上有全体男教工向姐妹们发出的“贺信”:“亲爱的女同胞们,节日好!在你们的身上不仅镌刻着中华女性勤劳、朴实、任劳任怨的传统美德,而且折射出新时代女性聪慧、执着、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 我发现,这一天她们说的话更响,吃的饭更香,擦的窗更亮,上的课更出色。一束鲜花一份贺信让女教工们品尝到了“三八”妇女节的快乐与自豪,校园内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人文关怀,更能营造精神的乐园,激发大家工作和生活的激情。

(四)以活动文化培养人、锻炼人   

我们注重营造多样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环境,把学生浸润在文化中,让师生不断获得展示兴趣特长的机会,体验幸福成长的愉悦。  

1、常规文化导行为:结合《一日常规》,开展 “城小常规我知道”、“知书达礼城小人”等系列养成教育活动,利用校园电视台、小广播、班级板报、学生集会等途径宣传校园的文明佳事,通过训练与竞赛、学习与实践、服务与创建等多种形式,逐步引导学生养成好规范。  

2、主题文化促成长:结合重点节日和校园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开展各项活动,汲取主题文化活动中所蕴含的知识和精神动力。“三大节日,四大典礼”成为学校校园生活的重要部分。一年中,我们认真策划并成功组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富有创新地开展了“七彩六一、感恩母亲、爱国诗诵会”等,通过节日典礼活动不断积淀学校独特的文化内涵。    

3、“社团文化”扬特长:学校社团活动坚持以“兴趣与陶养”为本,结合师资和场地实际,开展合象棋、书画、堆花糕团等社团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养趣、炼才、促成长。

4“教工活动”聚动力:我们每学期安排教师拓展、“新春联欢会”或“趣味迎新会”等活动,并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文化”起来,增设了“校园十件大事”的颁奖典礼,增加了教师的才艺表演。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提升”已成了教师的共识。    

著名学者张文质说:学校文化是一条流动的河,需要在坚持中一代又一代教师共同积累、维护、调整与提升。我们相信,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与追求,百年老校将不断焕发她恒久的魅力。

二、无形德育篇:强化过程管理,提高德育实效

规划描述目标:

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根据办学目标,结合学校文化建设,以打造“无形德育”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着力提高德育实效,培育德育特色。

达成情况:

将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与南京地质博物馆、中华恐龙园、社区、民防科普馆、省前中等单位开展共建工作,保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畅通,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实行开放式育人。科普教育、养成教育特色鲜明,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和谐发展。一年来,在江苏省“金钥匙比赛”、武进区“车模比赛”、“读书征文评比”、“艺术节”等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达40多人次。 

主要策略和成效:

(一)完善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体系

我们根据《小学德育纲要》中提出的一般培养目标和学校培养目标,以文明素养养成教育为重点,综合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等,初步构建了小学六年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目标与内容体系。低年级着力培养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素养,中年级着力培养学习中的文明素养,高年级着力培养交往中的文明素养。

(二)优化德育工作队伍和管理机制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努力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文化建设、德育科研等能力。推行“班主任月交流”制度,开展校班主任基本功竞赛,通过经验介绍与学习培训等形式,组织班主任进行工作研讨,加强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提高业务水平,使工作规范化、方法艺术化、教育多样化,整体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

每月进行班级常规管理评比、班级各项活动的评比,综合评价班主任的工作能力,每月及时反馈,查漏补缺。

成立王红娟班主任名师工作坊,充分利用校本资源,积极开展培训活动,有效推动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坊成员及40周岁以下青年班主任参加校级班主任基本功竞赛。通过“我的班主任观”3分钟即兴演讲、理论知识测试和“班级文化建设”案例分析,充分展示了城小班主任的基本功和独特的个人风采。

工作坊成员朱胜平老师开展了中二片主题队会观摩活动《学做最美诚晓娃 争当公朴后来人》,将视听、动作、表演融为一体,在学习公朴精神的同时,让队员们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和熏陶,更让所有参加活动的辅导员老师们领略了工作坊成员老师的风采。

一年来,多篇论文在武进区中小学德育论文评比中获奖。胡佳老师的法治课评比获得了区一等奖。多名教师被评为师德先进和优秀班主任,法制教育短篇获得区级一等奖。

(三)创新无形德育途径和实施方法

进一步开发实施“五色”课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形成绿色养成、红色爱国、紫色科普、蓝色感恩、金色艺术的“五色”德育课程。努力探索在班级管理、绿色课堂、家庭社区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1.绿色活动养成习惯

城小的孩子来自五湖四海,由于受家庭的影响,各方面的行为习惯令人堪忧。我们站在面向未来,面向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抓好常规工作,在儿童行为习惯培养和文明礼仪训练中,关注每一个细节,做好每一件小事,持之以恒地反复抓,提高管理的针对性、时效性,努力做到抓细节不含糊,抓问题不手软,优化育人情境,提升学生文明形象。

加强爱护公物教育,制订班级公约,并把桌椅分配到人,实行个人负责制。班主任记录学生对应的课桌椅编号,期末时检查,汇总。

培养学生保持校园环境整洁的意识,做到不乱丢废纸杂物、瓜皮果屑。平时见脏就拾,见乱就理,实施 “五色监督岗检查制度”,打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   

为了能使学生校园生活具有仪式感,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创新形式,将日常工作转化为“仪式”。围绕“八礼四仪”主题开展“路队礼”“餐饮礼”“问候礼”等常规礼仪教育活动;组织一年级开展“入学仪式”“入队仪式”,三年级开展“成长仪式”,六年级开展“毕业礼”。科普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等主题特色活动都开展隆重的启动仪式;对各级各类活动获奖的师生进行隆重的颁奖仪式,以增强学生对学校文化、制度的感知与认同。仪式感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安全感、秩序感、归属感、神圣感,也让学生学会了秩序、规则、纪律与谦让。这也是无形德育“润物于无声”的魅力。

2.红色活动成为常态

爱国主义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校非常重视的传统教育活动。“向国旗敬礼”、“网上祭英烈”活动积极响应;十一前夕开展“迎国庆、颂祖国、爱家乡”红色系列活动,通过红歌赛、读后感撰写等形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爱国热情;“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系列教育活动,采取制作板报、手抄报、观看红色影片、讲述先烈故事等多种形式,悼念革命烈士,加强同学们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伟大的民主战士——李公朴》生平事迹大型图片展览走进城小,城小科普宣传队的同学们参观了李公朴纪念馆,这些都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弘扬“爱国、民主、进步、奉献”的公朴精神和争做“最美诚晓娃”的情感。

3.蓝色活动传递爱心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我校在感恩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期间开展了感恩教育,通过出期黑板报、写篇作文、做一件家务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积极参与面向尼勒克儿童“同心关爱,共沐书香”爱心捐书活动;教师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 3月开展“学雷锋精神,做幸福城小娃”爱心义卖活动;4月与区特殊教育学校联合开展“牵手特校伙伴,共建和谐家园”手拉手活动,敬老节活动……让关爱老人、孝敬长辈、友爱特殊伙伴、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不断得到传承和弘扬。

4.紫色活动亮出风采

紫色活动是我校的一个特色品牌活动,科普节、科普实践活动的开展更可谓是锦上添花。氛围的营造、鲜明的主题、丰富的活动,使城小的紫色科普活动亮出自己独特的风采。

1)常规活动增强意识

科普节,结合生命之水主题活动,开展摄影、绘画、书法等系列展示评比活动;一年级纸飞机掷远、二年级放风筝、三年级滚铁环、四年级吸管搭高、五年级四驱车拼装、竞速比赛,四、五年级九连环比赛,一个个精彩的科技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不断增强科普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1. 体验活动激发兴趣

    “科学大众·快乐科学号进校园”活动走进城小,给学校送来了15台展具。这些展具就像一个小小的移动科学馆,内容涉及力学、光学、声学、电学等多方面的科学知识,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活动中走进奇妙的科学世界,感受科学的奥秘。

    3)实践活动提升能力

    城小与南京地质博物馆、常州中华恐龙园、省前中动物博物馆、常州市民防科普馆等形成共建单位,组织学生参观,开展交流体验活动。使学校科普教育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条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能力的能力,提高了科学素养。

    4)讲座活动开阔眼界

    世界地球日活动期间,省地调院环境所汪曼琳工程师来城小开展《水与健康》的科普知识讲座。土地日期间,市国土资源局武进分局的吕炎林老师为四五年级的同学举行《2018年全国土地日科普讲座》。讲座活动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使孩子们更深层次地认识到水、土地与我们的生命、生活息息相关,必须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珍惜、爱护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2. 金色活动体验成长

    “多彩校园,放飞梦想”为主题的第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节目种类丰富,表演形式多样:有动感十足、极具青春活力的街舞有引得全场哄堂大笑的相声《打岔》;有展示学生特长的器乐合奏《月光下的凤尾竹》有和谐温暖的老师献唱《外婆的澎湖湾》,还有清新自然的合唱《爱在人间》,中国舞《童心飞翔》更将演出气氛推向了高潮。艺术节充分展示了城小少年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促进了城小学子的全面发展。

    城小电视台的开播,更是成为展示师生风采,展现校园文明礼仪风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平台。

    (四)完善“五色评价”方案和激励机制

    根据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和学校文化内涵,重新明确了学生培养目标,改革了学生评价体系,完善了“五色评价”方案,以评选“最美诚晓娃”为抓手,按日记录、周汇总、月考核、年总评的机制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每月把获得单项奖的同学进行展示。“六一儿童节”时评选出年度“最美诚晓娃”,制成展板放于校外橱窗,扩大“最美诚晓娃”的影响力和效应度,激发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

    诚晓课程篇: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

    规划描述目标:

    我们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认真总结多年来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经验和成果,一方面通过绿色课堂提高国家课程实施水平,另一方面对学校实施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文化社团等进行梳理和调整,规划和设计,构建起新一轮与国家课程相匹配、体现学校办学理念、落实培养目标、支持特色培育、激发学生健康成长的诚晓校本课程体系。

    达成情况:

    开足开全课程,严格执行减负规定,合理安排课外活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门球、鼓号、科普已经成为学校的亮点课程;学习者课程、活动者课程、探索者课程已初具雏形。除此以外,我们还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创造性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主要策略和成效:

    (一)做好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

课程是学校实施教育活动最基本、最有效的载体,只有持续深化课程变革,才能有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在原有课程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活动课程等进行梳理,完成了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我们在课程的理解与设计上,更倾向于从“学习者课程”(基础性课程)、“活动者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索者课程”(探究性课程)这一明晰的分类标准切入,设置孩子喜欢的诚晓课程,把学生培养成为乐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的诚晓少年。

 

 

 

 

 

 

 

 

 

 

 

 

(二)做好国家课程的校本实施

坚持以“忠实执行、适度调适、鼓励创生”为原则,把国家课程的目标进行校本化解读和细化,在基于课程标准的前提下,从适应本校的具体情况出发,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基础性课程的内容进行了适度调整。

1.学习者课程:大学科视野与特色化建构

整体教学,帮助学生达成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

2.活动者课程:“选择性”与“体验性”的双重建构

1)品课程:与德育活动相结合,进一步梳理并形成 “诚晓幸福体验季”活动。纵向:贯穿学生入学的各个阶段,让不同的体验活动贯穿在学生不同的人生阶段。横向:以每月主题节活动为统领,整合各学科主题节内容,形成系列化,主题化,规范化。

2)菜单式活动课程——雅课程、健课程、创课程:我们整合部分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给学生创造菜单式、互动性的活动课程新天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小组,形成相应的研究活动。“校级社团”“班级社团”“走班制”等活动方式成为我校学生体验诚晓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开设了 “诚晓选修系列”活动者课程,努力让活动涉及学校活动课程的每一个领域。门球课程是我校的特色,《快乐门球》获武进区体育优秀校本课程二等奖。一年多来,少儿门球队获得了全国赛乙组第二名、江苏省第三名、武进区第三名、区甲级联赛第三名,四市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我校拍摄的校园影视连续两年获得全国一等奖和常州市一等奖,市法制教育短片竞赛一等奖,全国中小学生硬笔书法大赛优秀组织奖,区电脑制作竞赛团体二等奖,“生命之水”主题教育“优秀组织奖”,区红领巾读书征文比赛优秀组织奖,青少年科技创新微视频“优秀组织单位”,区中小学声乐比赛二等奖,器乐合奏一等奖,课堂器乐二等奖,舞蹈二等奖,艺术坊一等奖,常州市二等奖,区跳绳、踢毽比赛团体第四名、长跑比赛团体第十一名,区田径比赛团体第八名。

3.探索者课程:依托学校地学科普基地开发科普课程

依托校内的基岩标和地学科普馆,编制校本课程《我爱地球》,获常州市优秀校本课程三等奖。目前探索者课程《基岩探秘》《石头探究》《植物王国》《绿水考查》校本课程已初具雏形,我校邀请江苏省地调院、南京地质博物馆、常州市国土资源局、武进区国土资源局等专家对探索者课程的编制进行多次论证,探索者课程的完善和实施是下一阶段的重点。

(三)规范各级课程的管理实施

学校建立课程规划领导小组,由杨筱艳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和课程中心主任担任副组长。各学科实行校级和中层干部蹲点制,对各校本选修课程和社团活动计划进行论证和审批,加强对各课程开发实施的监管和指导,并为各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帮助。每学期末对各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各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有计划,有备课记录,有总结反思和汇报汇演,有对学生的考核评价,自成体系。

、绿色课堂篇: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规划描述目标: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将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结合文化建设,进一步以打造绿色课堂为重点,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着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达成情况:

根据绿色课堂的教学特点,结合本校的已有实践,采取了“先建模,后风格”的课堂文化建设思路。“建模”,即建构模型;“风格”,即教学风格。初步形成了“六步教学”模型。学、研、展、练、讲、测,即“自学感知、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巩固训练、教师精讲、当堂检测”六个环节,其精髓在于“精讲多练、当堂反馈、训练表达、提升素养。”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主要策略和成效:

课堂,是师生生命展示、成长发展的最重要的舞台。一年来,我们以减负增效为目标,以课堂教学增效、教师队伍提质为基本点,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加强教育教学研究,聚焦课堂教学,坚持规范管理。

(一)积极深化教学改革

绿色课堂是提倡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相容的教育,是突出生命成长的课堂,强调教学过程遵循学生发展的自然规律,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我们基于本校学生实际,顺学择教,顺心而学,强调教学过程的自然、活力和生成,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如兴趣所向、参与交流等,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提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打造绿色课堂。

2016年,我们成功申报区级课题《基于本校学生实际构建绿色课堂的实践研究》(将于2018年12月结题)。通过三年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正确把握“绿色课堂”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质,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主张。“绿色课堂”的研究和实践,促进了学校教学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二)不断优化教学管理

围绕打造绿色课堂的教改目标,我们进一步加强和优化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

1.规范教学行为。我校切实贯彻落实“五项严规”,规范办学行为。我们制订了长效管理机制和有效应对措施,为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目前,在我校就读的新市民子弟已超过90%。我们坚持积分入学、均衡分班,平衡师资。我们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做到人籍一致。无一例因成绩差、行为差为理由,拒绝入学、劝其转学或勒令退学,做到“一个不少”。我们开齐开足上好各门课程,不挪用、不挤占,做到“一门不少”。我们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严格控制作业量,要求教师精选作业内容,提倡弹性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们严格按有关规定征订教材、教辅读物。

2.狠抓教学常规。抓常规就是抓根本,抓常规就是抓质量。我们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突出“五个环节”,严把“一个关口”,守住“一个阵地”。“五个环节”即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试。“一个关口”即每月一次的教学常规检查关。采用了3+1蹲点制,按学科、年级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督查,作为年终教师考核的依据。 “一个阵地”即备课组,我们规范了备课组的教研制度,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

3.规范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一直是我校的教研传统。备课方面,三年内新教师手写规范备课,满三年教龄不满四十周岁的教师也要在活页纸上手写备课,四十周岁以上的教师电子备课。每双周二的集体备课,加强“个人精备+集体讨论+个人修改”的四步走集体备课制度,切实提高备课质量,要求每堂课至少一条建议或修改。集体备课集合了集体的智慧,更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加强综合评价强化质量意识,充分认识教育教学质量是办学的根本、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我们根据要求,加强综合评价,严格控制考试次数,改为小型多样的调研:识字过关、古诗擂台赛、百词竞赛、数学小论文比赛、口算过关、英语听力比赛等,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促使学习基本功的提高。我们除评选“三好”学生,同时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彻底摒弃唯分数论,每学期根据学生特长评比体育之星、艺术之星等。利用成长记录手册这一载体,提倡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5.打造优质课堂。课堂是课程链上的珍珠。我们通过行政推门听评课、教研组公开课、教师个人考核课等多种形式的磨课活动,在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优化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学年王礼蓝老师在区“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赛课活动获一等奖并在全国评比中再荣获全国一等奖胡佳老师在区首届法治公开课中获一等奖

学校开展了“构建绿色课堂,追求幸福教育”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效益月系列活动,开展了同课异构、微课比赛、领导班子成员示范课、新教师汇报课等,提升教师教学教研能力。我校与马杭中心小学、采菱小学三校联动先后开展了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教研活动,依托教育集团的力量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

我校连续三年成为武进区送培基地,各级专家在我校进行专题讲座和示范课,我校骨干教师也在送培活动中执教示范课,得到一致好评。

、幸福教师篇:推进校本研修,提升队伍水平

规划描述目标:

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仁爱之心、博学善教的幸福教师队伍,着力培养学校骨干教师和名优教师,力争三年内各学科均有市、区级骨干或学科带头人,能有2-3名中高级职称教师,有1个市或区级优秀教研组。

达成情况:

我校从尊重、激发、引导教师原动力出发,注重以多元视角发现长处、多把尺子发掘潜能,以长扬长催生教学特色和个性,唤醒、激发和强化了教师发展动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科研水平提高,发表、获奖论文共有200多项,教师追求主动发展,对自己的奋斗目标比较明确,具有较强的个人成功需求,青年教师自觉寻求自我改进与自我完善,能不断突破专业发展的“瓶颈”,体现自身专业价值,并努力成为专业的促进者与引领者4位教师获区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1位老师被评为常州市“教坛新秀”,2位老师被评为武进区“骨干教师”,4位老师被评为市区级优秀教育工作者。语文教研组被评为武进区优秀教研组。

主要策略和成效:

(一)加大资金投入,全力培养教师

学校把开展校本教研作为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确立了校本教研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和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校本研究的主人。通过校本研究培养教师、提高教师,为教师自我发展和价值实现服务。由于形成了这一共识,学校在校本研究方面舍得投入,据统计,学校仅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就达到学校财政支出额的5%。

(二)着力制度建设,提升专业素养

校本教研是教师成长的主阵地,我们植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直面教研工作和教师队伍现状,教研组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突显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性,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一年来,我校完善了各项考核制度,形成了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多元评价机制,形成了自我反思和同伴合作交流的校本教研机制,形成了校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教科研先进个人的评选激励机制,形成了教师师德达标的目标和考核机制,形成了“青蓝工程”名师工程”等教师培养制度,充分发挥了校内“名师工作室”的作用,这些方案与制度的建立有效促使教师在和谐积极的教研氛围中凝聚成研究与学习的共同体。其次,我们也建立了优质优酬的激励制度,在学期考核中,做到按能享酬、多能多酬。这种激励制度,促使教师以“校本意识、学习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等五种意识为驱动,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中,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并努力为实现目标而自觉投入学习、投身改革,真正实现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三)优化培训形式,培育优质队伍

一年多来,围绕教师专业发展开展的校本研究不断深入,学校“培训、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的研究模式已经初显成效。我们每年把5月份作为课堂教学效益月,围绕“构建绿色课堂,追求幸福教育”为主题认真制定活动方案,开展了城东论坛、领导班子课堂教学展示、新教师汇报课、40周岁以下教师教学设计现场比赛等活动。新教师汇报课是对新进教师和年轻教师开展的;观摩课、研讨课和专题课是针对学科骨干教师和教研骨干教师的,主要是为了发挥他们的骨干优势;示范课是学校中层对教研组全体教师而言的。分层培训的模式充分考虑到了教师年龄特点以及资源配置情况,效果显著。我们还承担了区第十二轮小学信息技术送培活动、区第十三轮小学英语送培活动,开展了中一协作片美术研讨活动通过一次次的活动,教师们转变观念,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教学中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素质,促进个性的发展,不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教学质量。

    同时,鉴于我校骨干教师缺乏,专业队伍力量较为薄弱的师资现状,我们尽力寻找系统中、集团中优质的资源,共享教育教学智慧。我们积极争取市教科院、武进区教育局教研室、马杭小学集团等单位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如邀请教研室教研员来校指导引领,同时也创造一切机会,推荐我校胡佳、朱胜平等青年教师加入区内的一些名师工作室,融入他们的学科研究,融入研究的共同体。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快教师的成长步伐,弥补学校教研力量的不足。校内名师工作坊的指导方式以老师们感兴趣的、有研究探讨价值的实践性专题为主线,在工作坊导师的带领下,结合本学科教研活动,通过听课评课、沙龙等形式,徒弟们不断学习、观察讨论、模仿操作、实践反思,逐渐成为独立的探究者。

    我校还充分调动教师进行教科研的积极性,形成浓郁的教科研氛围。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通过课题引导教师实现自主发展。一年多来,我们确立了三个省级课题,一个市级课题和一个区级课题。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网络环境下的语用能力培养等课题研究成果得到专家好评目前,各课题组成员切实做好现行课题的研究工作,以课题组、教研组为重点,从细从实开展研究。我校重视科研论文的撰写,每学期,我校都引导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和随笔,要求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各级各类论文征文大赛。

   目前,一支以骨干教师为龙头,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力军的教师队伍已基本形成,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这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优势。

后勤服务篇:设施完善逐年增加校园平安层层落实

规划描述目标:

以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全体师生服务为宗旨,努力增强服务意识,做到“务实、优质、高效”,以一流的服务水平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使全体师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幸福中成长。

达成情况:

本着“优质服务,切实保障”的后勤服务理念,规范后勤管理,踏实认真做好教育教学服务工作基本实现数字化办公后勤工作人员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增强岗位责任感学校与社会各部门协同作战,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保证了校园内无安全事故的发生;完善各项后勤管理制度和财经制度,为我校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作出了保障

主要策略和成效:

(一)不断完善设施设备

一年多来,在各级领导的的支持下,借助常州市教育装备示范学校创建契机,校园设施设备不断完善更新总计投入200万元。

改建项目

费用(万元)

基本情况说明

现代化教学设备(一体机)

23

前后有8个教室、一个功能室以及1个会议室,均已安装到位,使用反响较好。

外墙涂料翻新

16

焕然一新的知诚楼,美观大方。

报告厅改造

30

舞台改造,增加设备(电子彩屏),开展大型庆祝活动有了较好的场地。

科普基地

15

科普基地六角亭维修、科普长廊布置基地发展史、编制科普课程、安装监控

增添书屋、教室图书柜等

20

扩大学生阅读的空间,建设真正的书香校园。学生活动专用桌椅、维修及设备添置。

图书馆

20

图书馆文化建设,设备图书添置

校园电视台

50

硬件设备的添置(录播设备、录播室装修等)

校园文化建设

50

走进校园,书香扑鼻而来,校园文化彰显城小教育理念。

总计

224

 

我们重新规划和建设学校网站,校园网栏目齐全,界面清晰美观,信息更新及时,师生使用率高,在武进区校园网建设评比中名列前茅。

组织教师参与各类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为学校教师的常态课教学提供了硬件保障,确保国家课程实施全面性和最优化,新技术的运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数字校园建设有了初步成效努力使其成为向社会展示的窗口,学校公开信息发布的平台,师生活动与成果展示的舞台。

(二)层层落实校园平安

我们学校是常州市平安校园。我们一贯重视安全工作,我们不仅制定完善安全制度,重要的是具体落实到行动上。学校每学期与各科室、各教师签订安全责任状,倡导人人都是安全员,个个都是监督员,确保学校平安无事。在校园内重点位置安装了监控装置,定期对消防设施、食堂、办公室用水用电、监控装置、多媒体等公物使用情况进行安全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不留任何隐患学校食堂,实行精细化管理,卫生洁净,令人放心。学校与新城派出所、高新北区、贺北社区等部门加强配合,协同作战,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保证了校园内无安全事故的发生。

格规范财经纪律

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规范地完成了各项财经工作。认真做好年度预决算,依据政府采购工作规程,规范采购货物,合理使用资金,保证了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开展了开源节流活动,针对学校财路窄底子薄的现状,一方面, 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坚持收支两条线一支笔的原则,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用来激发全体教职工的热情,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广开纳财之路,各路疏通,多方筹措,广招财源,为学校的发展注入营养。同时还做到了坚持标准,规范收费,并实行收费公示制度。

问题与突破

我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实施工作现已过半,虽取得成绩不少,但仍还有许多方面需努力与完善。通过这次的中期自我评估与检查,对今后下阶段的工作,我们有以下一些想法和思考:

1.主动查找不足,积极采取对策。对中期自我评估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要主动进行认真思考和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继续积极贯彻落实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要求,将各项工作做得更细、更实,力争达到规划目标要求并能有新的突破和创新。下阶段我校工作的策略与措施将以“重小事,抓细节”为抓手,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将德育落到实处;以听课、评课为抓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课程建设为抓手,认真开展课改研究;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浓厚校园科研氛围,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以实施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抓手,增强学校主动发展能力。

2.抓好校本培训,提升师资水平。学校教师队伍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面对教育变革的高要求,学校骨干教师数量偏少,各学科缺乏领军人物,所以,学校教师队伍发展迫在眉睫。要牢固树立教师是学校“第一资源”的教师观,切实抓好校本培训,主动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维护教师切身利益,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平台,注重师资队伍的优化组合,培养和造就一批教育教学骨干和特色教师,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回顾走过的历程,我们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少的困惑但不管前方的路是否充满荆棘,我们仍然满怀信心。我们将继续立足校本,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勤于学习,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一往无前!

 

 

武进区城东小学

2018.11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