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走进城小>>发展规划>>文章内容
传承创新谋发展 和合共生创新篇
发布时间:2019-02-1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谢雯燕

传承创新谋发展   和合共生创新篇

武进区城东小学学校第五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再创学校发展新篇章,现根据当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要求,在总结近几年办学经验和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学校今后三年的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一、基础与形势

 

(一)学校概况

我校位于武进高新北区贺北社区,始建于1930年(民国19年)1955年9月,改名为四河口初级小学。1997年异地新建后更名为城东小学,是隶属于马杭中心小学管理的一所村级小学。2014年7月独立建制,由武进区教育局直管。2017年7月,再次加入马杭中心小学教育集团。

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899名学生,教师41人(其中在编36人,备案5人1名研究生学历,1名专科学历,其余都是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11人,中小学一级教师17人,中小学二级教师8人,还有5人未定级。武进区学科带头人3人,武进区骨干教师2人,常州市教坛新秀1人。

学校独立建制三年来,在教育局、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和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凝心聚力,奋勇争先,先后获得江苏省节水型学校、常州市优质学校、常州市平安校园、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首批“武进区教育系统模范职工之家”、武进区校本培训优秀级、20152016年工会考核一等奖、2016年区小学团队基础建设五星级单位、先队宣传工作先进集体、2016、2017年两次获武进区办学水平优秀,2015、20162017连续年获武进区质量评估二等奖、2016年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学校整体实力大幅提升,获得社会广泛赞誉。

(二)发展优势

1.学校管理日趋成熟。学校立足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落实管理精细化要求,突出抓好制度建设和教学过程性常规管理工作,力求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注重管理重心的下移,形成职责分明、反馈及时的管理网络和较为系统的管理制度。在工作中党支部、校行政认真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讨论与决策,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采用宣传引导、支持、激励等方式来凝聚教职工,对教职工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及时化解矛盾、排除干扰,以保证决策、政令的畅通。同时,严格制度执行的刚性,把规章制度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中,用规章制度规范每一位教职工的行为,效果良好。

2.学校文化逐步形成。三年来,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着力构建和谐校园,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诚晓文化。优质的物质性文化,为学生创造了一流的成长环境;优质的制度性文化,让教育教学走向规范和开放;优质的精神文化,凝聚了师生的精神力量,形成了凝心聚力、求实创新的学校精神。

3.德育工作彰显特色。我校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突出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的养成教育,以五色活动为载体,以评选最美诚晓娃为激励机制,通过四个阵地(升旗仪式、黑板报、主题队会、科普基地)和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坚持学校教育系列化和社会教育经常化,致力于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型的无形德育,德育课程初见雏形。

4.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究,优化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学业的优秀率、合格率不断提升独立建制以来,连续三年获武进区质量评估二等奖。

(三)形势与挑战

对照国家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学校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武进中心城区发展迅猛楼盘、人口急剧增加,我校面临新机遇;随着教育区域的调整,我校成为了马小教育集团的联盟校,集团化办学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信息交流渠道更加畅通,形成良性竞争,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给我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区管校用、第三教师岗位聘任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实施,也给我校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当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1.综合素养参差不齐。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例已经高达90%,其余的10%绝大多数是在本地买了房子落户的新市民子女,真正本地孩子的不满1%。学生家长居住地域差异大,文化层次悬殊大,教育观念多元,对子女的要求各异,家长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生源复杂,学生之间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差异大,增加了教学难度。如何与家长形成合力,对学生的培养达成共识,还需探索。同时,由于优质生源流失的趋势加剧,加上积分制入学实行后,部分生源素质堪忧,影响了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2.师资建设任务繁重。目前,学校缺编严重,在编在职的公办教师严重不足,代课教师有9人;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三年以内的新教师有7人,占17%,40岁以上的教师18人,占43.9%;教师的专业素养,特别是教师的教学革新能力、课程建设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不强,部分教师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后,普遍进入职业倦怠期,墨守成规,参与教育科研、教学研究的热情不高,缺乏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目标和职业发展规划;教师队伍不稳定,骨干教师群体力量不足,在区市级以上有影响的教师不多,五级梯队教师比例偏少,引领辐射作用不够强,难以满足我校快速发展的需要。

3.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尽管近几年学校尽力改善办学条件,更新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但与辖区内同类学校相比没有优势,目前,学校还无专用的音乐教室,没有学科组的专用办公室,也没有一定容量的观摩室,许多专用教室都是兼容的,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办学规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二、理念与目标

办学理念:“让生命自然成长,为幸福未来奠基”。学校教育应该顺应学生天性,通过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生命的生长,让生命回归教育的本真,从而催生出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我们着力追求积极主动、全面均衡的生命教育;追求源于本体、重于交互的主体教育;追求纯净和谐、开放灵性的生态教育;追求尊重生命、快乐成长的幸福教育。

办学愿景:办让学生更喜欢,让家长更满意,让教师更自信,让社会更认可的优质学校。

培养目标:全面加强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把学生培养成为乐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的诚晓少年。

三年发展目标:根据上述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愿景,今后三年将以立德树人、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推进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为主线,以制度创新、队伍建设为支持,努力在教师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上取得新突破、新成果,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精致、文化深厚、优质高效、富有特色的现代化优质学校。

——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取得新突破。构建起比较完善的、与国家课程相协调的、支持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多样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并形成若干门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构建起优质高效的“绿色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教育教学质量再创新水平。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学业水平测试在现有水平上得到提高;每位学生都能形成一定的兴趣爱好和技艺特长。

——争取三年内创建成为武进区级廉洁教育示范学校、常州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争取创建成功一个区级课程基地争取以较高标准通过区素质教育督导评估。

 

 

三、任务与措施

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今后三年将在全面建设的基础上着力落实以下重点任务。

(一)诚晓文化:自然  和合

学校诚晓文化已初具体系,需要进一步将文化故事性,具体生动地走进人们心田。我们将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追求品位”的总体思路,以“自然成长”为核心理念,以校训“诚、晓”为思想底蕴,以优化、美化校园为重点,积极营造物质与精神浑为一体的“自然成长文化场”,从而唤醒生命自觉,激活创造潜能,打造以物质文化为外壳、制度文化为支柱、精神文化为核心、活动文化为延伸的学校文化系统。

1.环境熏陶,打造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具有“桃李不言”的特点,它是一个无声课堂,能使师生自然地受到熏陶、暗示和感染。

1)逐步配齐设施,完善功能。学校科学实验室、仪器室、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功能室进一步配备齐全,按照标准添置,完善使用制度。

2)抓好项目建设,营造氛围。主题墙:“让每一面墙说话”是我们对校园文化墙的构思源点,美德墙、国学墙都将是我们的建设重点。我们将本着“特色化、儿童化”的原则,对学校的墙壁进行文化着装。绿化园:我们追求以绿为主色调,花开四季的效果。将进一步美化诚园、栋园、晓园、学园,努力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表明我们追求可持续发展,花草树木的布局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预示着孩子就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个体是有差异的,我们将充分尊重这种差异,让孩子尽可能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精心呵护我们的校树——香樟树,同时把香樟树四季常青、朴实无华的品质传递给每个城东人。

3)打造班级文化,各具特色。各班要根据本班特点,师生共同制订目标、公约、安全、卫生等管理制度,以制度促管理,以班纪为保证,确保目标和计划的实施。要摈弃原先统一由学校设计、广告公司制作的做法,改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进行班级文化建设,设计安排本班的图书角、生物角、科普环保角、展示栏等。特别是要紧紧围绕“自然成长”的办学理念和“诚、晓”的校训,开展 “礼”、 “诚”、 “善”、 “晓”等主题文化活动,打造具有实效的班级文化和具有个性的班级特色。

2.深度挖掘,锻塑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隐形文化,主要指学校的价值观、信念、作风、习俗、传统等,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1)校训:“诚、晓”,诚指诚实守信、厚德修身,即诚言诚行诚为本,晓指晓知明理、乐创敏行,即晓知晓我晓天下。

2)校风:“至善、和合”,要求全体师生无论是求学,还是治教,都要做到善言善举,尽善尽美,认认真真过好每一天,扎扎实实做好每件事,达到人生最完美的境界。同时也要顺应师生特点,包容个性,融合各种差异,融合传统与创新,达到最优发展。

3)教风:“修德、立业”,要求教师立业德为先,树德先修身,做事先做人,应廉洁自律,心怀大爱,无私奉献,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获得职业的幸福。

4)学风:“乐学、善思”,让乐趣充溢学习之中,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思考,乐学是前提,善思是关键,两者结合才是学习之道。

我们设想通过三年的努力,让文化具有深刻的“强制性”的感染力,使每一位城东人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激发学校成员的内在动力。

3.以人为本,健全制度文化

管理上水平,制度要先行。我们采取“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人文的精神,利用教代会、校务公开等,做到“大家的制度大家定,大家的制度为大家。”努力营造“人人定制度,制度管人人”的和谐制度建设局面。同时,进一步加强家长、社会参与、共建制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监督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管理张力和整体调控能力,从而提高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将根据办学理念和特色发展需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常规管理制度、评价考核制度和工作制度:《专任教师月岗位考核》用以监督教师每月的常规工作,《星级教师学期考核》、《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办法》、《教育教学工作奖励条例》、《班主任考核制度》、《非班主任考核制度》《城东小学第三轮岗位聘用制度》《城东小学第二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制度》等奖励性考核用以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这些制度在实施中完善,在完善中实施,让学校文化更入人心,使学校软实力进一步增强。

4.形成常规,丰富活动文化

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班级文化活动,不断拓展师生活动领域,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体现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要充分利用“五一”、“六一”、“七一”、“十一”、“教师节”及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要通过各种竞赛活动的开展和作品的展示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要与时俱进,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唱响和谐校园主旋律,唱响中国美,唱响中国梦;要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离队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爱国爱乡爱校”、“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祖国”等主题活动。要开展主题班队会、社会实践、参观走访、红色拓展等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形成“一年四节”的常规,定期举办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普节等活动,培养师生兴趣,挖掘师生潜能,不断提升师生的文体艺术素养,让师生在校期间都能留下一件值得回忆的作品、做一件最有意义的事,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收获感悟、体验成功。

(二)无形德育:渗透  成长

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根据办学目标,结合学校文化建设,以打造“无形德育”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着力提高德育实效,培育德育特色。

“无形德育”强调的是在教育教学、日常工作中渗透;强调的是时时、处处有德育,细微之处见真情;强调的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1.完善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体系。

我们根据《小学德育纲要》中提出的一般培养目标和学校培养目标,以文明素养养成教育为重点,结合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感恩教育等,构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的德育内容体系。这些教育各有特定的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形成德育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分层递进,螺旋上升,达到教育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2.优化德育工作队伍和管理机制。

倡导全员德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不分班主任还是非班主任),建立一支善于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的德育工作者队伍,落实相应的德育工作职责,让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努力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完善和健全分层培训机制,组织德育工作者参与课题研究开通优秀辅导员培养“绿色通道”,在着眼于辅导员整体素质提升的同时,更关注对优秀辅导员的重点培养。开辟辅导员月交流”制度,促进辅导员自我研究、叙事研究、同伴交流,为辅导员提供资源共享的舞台。

3.创新无形德育途径和实施方法。

进一步开发实施“五色”课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形成绿色养成、红色爱国、紫色科普、蓝色感恩、金色艺术的“五色”德育课程。

1)在五色活动中渗透。继续深入开展“五色”活动,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并逐步形成有城东特色的系列活动。建立五色阵地,设立五色讲台,开设五色广播,搭建五色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成长,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由于城小的孩子来自五湖四海,各方面的行为习惯令人堪忧,因此,学校从“八礼四仪”入手,把文明素养的养成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唱好“四部曲”: 一了解好习惯;二寻找好习惯;三养成好习惯;四宣传好习惯。表彰“最美路队”、“最佳餐桌”等榜样,使好习惯能落地生根。

2)在班级管理中渗透突出学生的自主管理。让学生生亲自参与建立班级管理制度,提高“自律”意识;渗透情感教育,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开好每次班会,营造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启发学生的心智,拨动学生的心弦,最大限度达到集体利益和个人进步的“双赢”。

3)在绿色课堂中渗透。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和组织纪律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和作风,保证教学顺利进行。通过课堂常规的贯彻落实,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等良好的文明素养。

4)家庭社区中渗透。积极为家长搭建参与学校管理的平台,为学校工作出谋划策。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家长学校管理机制。进行“学习型家庭“的研究与实践,推选优秀家长作培训。加强对家长的培训指导,采取校级家长学校和年级家长学校相结合的形式,进一步提高每一位家长的素质。开设班级微信群、QQ群互动论坛,增强家校的信息交流,为家长提供优秀的育儿经验。

4.完善“五色评价”方案和激励机制。

继续改革学生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多元评价和质性评价,从儿童的视角把握评价尺度,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我们继续以评选“最美诚晓娃”为抓手,在校内树立身边的榜样,并逐步完善“五色”卡的评价机制,使之更完善,操作性更强,更有实效。并继续做好“最美诚晓娃”的宣传工作,扩大影响力和效应度。

(三)诚晓课程:全面  个性 

我们将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认真总结多年来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经验和成果,一方面通过绿色课堂提高国家课程实施水平,另一方面对学校实施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文化社团等进行梳理和调整,规划和设计,构建起新一轮与国家课程相匹配、体现学校办学理念、落实培养目标、支持特色培育、激发学生健康成长的诚晓校本课程体系。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各门规定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并组织教师从优化教学目标和内容入手,深入开展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研究和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按省市要求认真落实,与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开展的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2.构建诚晓校本课程体系。我校90%以上都是流动儿童,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兴趣得不到发展,个性特长得不到展示。为了让外来流动儿童享受到与本地儿童同样的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将以校训“诚、晓”为核心文化,以学生文明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从基础知识的拓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出发,开发内容丰富的课程,逐步形成以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心态阳光,乐学善思,富有个性”为目标的多元校本课程体系。

——校本必修课程。开发实施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必修课程《我爱地球》《快乐门球》门课程,分别安排在各年段,主要以课堂教学方式实施。将着手组织设计开发《经典阅读》,进一步完善和开发《五色德育课程》。

——校本选修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将继续开发实施人文、语言、科技、艺术、体育等领域的选修课程,以年级为单位,由学生自主选择,实行走班制教学,每周一课时,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进行。

——学生文化社团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技艺特长,将继续组建文学、科技、艺术、体育等领域的学生文化社团。文化社团六个年级统一安排,学生自主报名与指导教师物色选拔相结合。与选修课程同时开展,并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时间开展一些实践活动。

校本选修课程和文化社团将覆盖全体学生,确保参与学生达到100%,努力使每位学生在本校六年都能形成一定的兴趣爱好,都具有1-2项技艺特长。

3.切实加强校本课程管理。学校将加强对各校本选修课程和社团活动计划的论证和审批,加强对各课程开发实施的监管和指导,并为各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帮助,每学期期末对各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各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在期初有计划,实施过程中有备课记录,期末有总结反思和汇报汇演,有对学生考核评价的相关材料,以确保每位学生都必须有参加活动。

(四)绿色课堂:自然  灵动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将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结合文化建设,进一步以打造绿色课堂为重点,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着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着力打造绿色课堂。进一步明确绿色课堂的基本特征:教学目标适切教学过程自主教学评价多元课后作业有度教学技术的前沿,打造自然、灵动、生成的绿色课堂,进一步研究完善绿色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制定绿色课堂教师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要求,逐步形成符合我校实际的各科绿色课堂评价标准,不断完善绿色课堂的目标与内容、过程与方法、总结与评价,创造适切学生实际和发展需求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绿色课堂。

2.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课堂的直接呈现是研究绿色课堂最有效的途径。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教研活动,充分发挥课堂效益月的功能,将通过各级教研活动名师的引领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年轻教师的展示课、同题异构课、随堂课等形式,多层面地呈现真实课堂,在磨课、说课、评课等交流研讨中让绿色课堂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促进教师的发展,同时能形成多节有特色的绿色精品课例。

3.优化教学管理模式制定绿色课堂教师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要求,把绿色课堂的基本要求转变为新的教学常规,加强对教师的督促和指导,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构建城东小学绿色课堂实施原则和教学规范,形成实施绿色课堂实施策略来指导教师有效教学

4.有效融入信息技术。断更新教育技术环境,开展一系列新技术专题培训,夯实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继续组织开展“新技术支持下的学生个性化学习”课例研究,将现代教育技术自然、有效地融入平时的绿色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服务,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五)幸福教师:博学 善教

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仁爱之心博学善教的幸福教师队伍,着力培养学校骨干教师和名优教师,进一步扩大骨干教师队伍。力争三年内各学科均有市、区级骨干或学科带头人,能有2-3名中高级职称教师,有1个市或区级优秀教研组。

1.加强师德建设。继续利用每周二的政治学习开展集中式校本培训单周确定议题,双周全体教师会议前通过抽签的方式进行三分钟演讲,并随机进行互动式点评提高教师爱岗敬业、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的意识,提升教师主动学习、敬业奉献的师德修养;继续通过道德讲堂教师沙龙、专家讲座、案例研究、168师生帮扶、分享爱生故事等系列活动提升师德修养进一步强化师德考核,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2.推进师能工程进一步制定并完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师激励评价机制,提供不同的学习方式支持教师发展进一步加强校本研修,努力做到校本研修制度化。通过基本功练兵、教学反思、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学习型教研组的创建等途径,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大力实行“五课制”——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展示课、中年教师特色课、学校领导范课、骨干教师引领课的培养模式,促进不同层面教师凸显个性与特征,分层发展,形成教师梯队。大力支持教师外出培训,并充分利用好集团资源,联合集团的优势,组织教师参加集团内的交流和研训活动,充分利用集团内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力促我校教师从富有经验向富有风格与特色的发展。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确保全体教师百分之百参与课题研究,骨干教师人人领衔课题或项目研究。

3.培养名优教师。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骨干教师培养、选拨和考核机制,建立骨干教师档案,通过开展“名师工作坊”、“骨干教师读书班”、“名师导师制”等活动,为骨干教师搭台子、压担子,采取请进来教、送出去学、实践中练的方法,让骨干教师向专家名家学习,与专家名家现场交流互动,亲身体验和感受名师的大家风范。学校努力为骨干教师创造各种条件,为其成长提供舞台,逐步形成我校的骨干教师队伍,通过树立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气氛,带动全校教师积极进取。

4.完善各项机制进一步完善城东小学岗位制等教师管理制度,实施评聘分离、竞争上岗、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完善反映教师发展的《城东小学星级教师考核》、《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办法》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的师德素养、德育工作、教学能力、教科研成果、培训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考核,逐步形成评价与奖惩、评价与任用相结合的发展性评价体系,用评价来促进教师水平的整体提高。进一步改进教师课改的考核评价制度,充分依托课程中心和教研组,对每一位教师制订课堂教学改进和完善计划,明确每学期重点突破的薄弱环节,从而全面深入教改核心,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着力提升课堂改革效能。完善团队奖励制度,加大考核奖励,以团队为单位的“优秀办公室”、“优秀备课组”等集体评比奖励力度,以此促进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

 

四、保障与计划

(一)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组建以校长为组长的发展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三年规划”的全程管理,发挥组织、指导、协调、服务等管理作用。学校将首先组织学校中层干部、教研组长进行学习,充分把握教育的理念、内涵,切实把握精髓;其次,在全校教师中间进行充分的动员与宣传,使教师理解规划实施对于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创造规划实施的良好舆论氛围。领导到教师,通过学习、反思与研讨,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形成新的教育观、德育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科研观与管理观,从而为规划实施提供坚实的观念保障。

2.建立工作制度。规划的落实,需要学校做好组织与保障工作。在发展与改革学校管理时,要抓好发展的速度稳定的程度改革的力度,要走好“三步”:宣传发动制订方案稳步实施。各科室目标明确,职权清晰、责任到人。学校将确实给予各科室相应的权利,避免有职无权、有权无职的现象存在。

3.落实人力保障。学校发展规划的落实、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学校教育局、高新北区贺北社区的支持。学校将虚心听取有识之士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力争实现学校更快、更好的发展。本着职权清晰、责任明确、组织高效的原则,组建完善的组织机构。为落实规划的实施,学校、各科室、各年级、各班级应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形成较为详尽的计划方案体系。学校每学期将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把规划内容落实到位。

4.创造条件支持。积极探索后勤工作改革与创新,加强后勤队伍建设,适应学校发展新的更高要求。主动争取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积极筹措经费,改造学校的运动场地,更新学校文化布置。合理配置资源,合理使用办学资金,开源节流,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

5.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学校规划的宣传工作。将三年规划内化为教职工的共识,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并成为教职工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通过宣传发动,让规划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取得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支持。构建学校与社会、政府、企业、社区、家庭间良好的公共关系,为学校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实施计划

重点

项目

2017.9-2018.8

2018.9-2019.8

2019.9-2020.8

诚晓

 

文化

1.在原有的基础上,整体规划学校文化系统。

2. 全面梳理学校制度文本,着手编印《学校工作手册》

 

1.抓好环境文化的项目建设,以知诚楼、知晓楼墙面、楼梯、走廊和各班文化为主,2018年初规划设计,2018年暑假中完成。

2.丰富各项活动文化,形成常规并深入人心。

1. 学校文化建设逐渐丰富内涵,形成故事性诚晓文化。

2. 完善各种管理考核制度,使各项制度更趋人性化、合理化。

 

无形

德育

1.修订和完善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体系,着力抓好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努力促使“十要十不要”与“八礼四仪”教育相结合,争取形成一月一训练主题,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2.探索“五色”课程方案,充实“五色”活动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努力让20%的学生成为“最美诚晓娃”。

3.创新无形德育途径和方法,全员参与德育管理,促进班队工作建设。

1.制订相应方案,把“十要十不要”和“八礼四仪”活动落实到一日常规,抓住每月的文明素养养成训练主题,加强考核,促使学生形成良好风貌。

2.继续探索”五色“课程方案,深入开展“五色”活动,内容具体,操作性强,促使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快乐成长,努力让30%的学生成为“最美诚晓娃”。

3.初步形成德育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促进班队工作的优化。

1.形成扎实有效的一月一训练主题的文明素养养成教育体系,使活动更加真实、生动,有实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2.努力形成“五色”课程,深化“五色”活动,完善评价体系形成精品案例,让50%以上的学生成为“最美诚晓 娃”。

3.完善德育考评制度,总结德育管理的经验,形成班队工作特色。

诚晓

课程

1.进一步规范执行课程计划,加强督查和指导,跟踪调研。

2.完成学校课程建设方案,经过多方论证并启动实施。

1.制定校本课程体系全面实施诚晓程。

2.谋划大课间校本化实施,门球要保持好成绩,田径队、篮球、足球、跆拳道有所进步。

3.在艺术各项比赛中力争上游。

1.不断调整并完善学校诚晓课程体系,补充、完善校本课程。

2.各社团走出校园,争取市级以上获奖。

绿色

课堂

1.继续推进“绿色课堂”建设,研究绿色课堂的实施策略

2.依托教科研课题,积极开展各类绿色课堂的研究活动。

1.深入推进课堂转型,提升学校课程实施能力,初步形成城东小学绿色课堂各学科评价标准,着手制定城东小学绿色课堂实施原则和教学规范。

2.充分发挥数字化学习课堂的有效性,在各科中有1-2节课能入选市级精品课。

1.继续深入推进课堂转型,形成典型案例。

2.形成绿色课堂的实施策略,提炼绿色课堂的有效经验将绿色课堂经验进行分享,发挥辐射作用。

3.数字化学习校园建设呈现出成果,从实验阶段向课堂常态化实施过渡。

幸福

教师

1.通过常态化的课堂教学研讨、评选,优秀教研组建设等活动,把校优质课、课堂效益月等课堂教学评比打造成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常态活动。

2.探索培养骨干教师的系列化推进策略,在扎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尽快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3.区级教研课题结题和新一轮课题的申报。

1.制定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方案,实施校本培训特色项目。

2.对第一轮“名师工作坊”进行考核,制定考核细则。

3.完善分层培训方案,继续开展系列师训活动。

4.启动第二批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各学科按比例均有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争取逐层向上申报。

5.市级课题结题。

1.通过三年努力,丰富内涵,扩大名师队伍,争取使更多的教师会以研究的眼光来思辨课堂教学。

2.争取培养1名市骨干、学科带头人或教坛新秀,2名中高级职称。

3.总结教师团队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上述三年规划,是学校发展的蓝图,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展示着学校灿烂的明天。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有我们全体教职员工的精诚团结和不懈努力,随着规划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三年后的城东小学将为武进教育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