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走进城小>>发展规划>>文章内容
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9-02-1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谢雯燕

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4年9月——2017年8月)

为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牢牢把握今后三年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加快发展步伐,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审视今后学校的各项工作,创建学校特色,根据学校办学现状,特制定本规划。

发展现状

    一、学校概况

基本情况: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位于高新北区贺北社区,2014年7月成为一座独立建制的学校。整个校园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洋溢着生机和活力,充满了快乐和梦想。

办学规模: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900余名学生,教师35人,全部大专以上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11人,中小学一级教师14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1人,武进区学科带头人3人,武进区骨干教师2人,常州市教坛新秀1人。

设施设备: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9750平方米,建筑面积5736平方米,共有塑胶田径场1个,多媒体网络教室1个,图书室3个,实验室1个,图书馆内有纸质图书21022册,电子图书45万册,所有教室与专用教室均安装电脑,宽带接入互联网,实现班班通。生机比达6.5:1,师机比达1:1,基本达到现代化教育水平。

生源情况:城东位于武进城区,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外来务工人员持续流入,流动儿童数量也不断增长,城东小学作为接受流动儿童教育的学校,目前流动儿童数量已达到学生总数的90%以上。

二、发展优势

近年来学校在上级主管部门及各级政府的关怀下,经过不断建设和发展,现已形成一所布局合理、环境整洁、教学手段先进、师资结构相对合理的学校。学校领导班子组合时间虽然不长,但班子成员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优势互补,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能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功能和协调作用。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良好氛围。

1、学校管理规范化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学校依法治校,以德立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各部门明确岗位职责,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在改革和完善马杭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各项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城东小学考核管理制度。学校坚持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管理运行过程中,注重实施“凝聚力工程”,建立起民主激励、教师榜样激励、成果激励以及情感激励等多种机制,以最大力度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2、队伍建设专业化

学校在教师使用与培养方面,做到知人善用,合理安排教师的教学任务。学校领导能够识别人才并善于使用人才,从而量才使用,用其所长,人尽其才。学校一直重视教师师德教育,强化校本培训。教师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工作责任心强,不服输,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效率高,学生负担轻,学得轻松,取得了较好的教育质量。

  1. 文化传承创新化

        在学校未独立之前,作为马杭中心小学教育集团的校区,城小一直践行着马小特有的南田文化、幸福理念,有着坚毅、和谐的精神。学校独立以后,校园文化建设在传承的基础上又有创新,根据学校惯有的环境教育、绿色理念,形成了城东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老师、学生的发展。

    4、特色教育品牌化

    学校始终坚持课程改革的方向,作出了切实有效的探索。校本化地实施国家课程,整合了部分学科的教学内容,开发了《我爱地球》、《快乐门球》校本课程;依托校内的江苏省地面沉降检测系统和青少年地学科普基地等资源开发了科普教育特色课程;还建立了校门球队、鼓号队等社团,门球队多次在全国、省、市、区的各级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鼓号队更是走向了全国。这些有益的探索,为学生提供了适合的教育,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问题分析 

    1、校园文化尚未深入人心

    近年来,学校的发展开始由粗放型发展向提升内涵型转变。虽然形成了具有城东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但由于学校独立建制不久,文化底蕴和城区众多优质学校相比,还没有被充分发扬、利用,没有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缺少文化积淀,还没形成文化品牌。

    2、办学条件亟待进一步改善

    尽管近几年学校尽力改善办学条件,更新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但与辖区内同类学校相比没有优势。按建校时的规划是三轨,由于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学校现已达到充分饱和的状态,并动用了一些专用室。目前,学校生均建筑面积、运动场地均不达到省标准,专用教室数量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3、师资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课程的实施需要有着全新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作为支撑。我校目前师资水平总体上还不够理想,代课教师数量占到总人数的30%;教师流动性大,师资力量不稳定;专职教师偏少,不能满足发展需求;编内教师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教师人员结构不平衡,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市区级,但骨干教师数量不足,其核心辐射功能仍未能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需要不断增强;学校的学科领衔人专业水平发展尚有待提高,目前我校教师最高称号是常州市学科带头人,与其他兄弟学校相比极其落后。也有部分教师安于现状,进取心不强,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进一步深入。

    4、学生、家长素质差异大

    学校的学生来源多样,90%以上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朴实、肯苦,但基本素质和成长环境差异较大,这些家庭的家长平时都忙于生计,很少去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家长素质平均水平低,无法达到教育、辅导子女的要求,给学校教育造成沉重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我校创优工作以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

     

     

    办学思想

    学校发展,理念先行。城东小学一独立,学校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形成了办学理念初稿。

    一、学校文化理念

    办学理念:让生命自然成长  为幸福未来奠基

    学校多年来一直在追寻着绿色教育的办学梦想。所谓绿色教育,即教育顺应天性,通过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生命的生长,让生命回归教育的本真,从而催生出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我们挖掘绿色教育的内涵,结合学校的传统特色环境教育、马小教育集团的幸福教育,生成了城东小学的办学理念。我们着力追求积极主动、全面均衡的生命教育;追求源于本体、重于交互的主体教育;追求纯净和谐、开放灵性的生态教育;追求尊重生命、快乐成长的幸福教育。

    办学目标:办教师热爱、学生留恋、家长满意的优质学校。

    校训:诚

    诚:诚即诚言,诚行,诚为本。诚是做人之本,诚是治学之道。

    晓:晓是早晨,寓意希望。晓是知晓,是求学治教之本,每位师生要做到晓知,晓我,晓天下。

    校风至善 和合

    教风:修德 立业

    学风:乐学 善思

    四园:诚园 栋园 晓园 学园

    三路:致远路 致诚路 致和路

    校树:香樟树

    二、总体发展目标

    1、学校发展愿景:让学校成为教师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

    2、教师发展目标:做一个博学、敬业、善教的导师。

    3、学生发展目标:做一个乐学、善思、好创的小公民。

     

    目标与措施

    一、学校管理工作

    目标:

    未来三年,我们将着力构建科学高效的绿色管理推行“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模式,在尊重人性、自然成长的基础上,围绕着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来开展组织的一切管理活动,体现一切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有利于教师专业提升、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学校内涵发展的的管理,在务实精细的管理基础上构筑科学高效的绿色管理体系

    措施:

    1、推进文化渗透:理念统领发展。

    我们要在传承马小教育集团南田文化、幸福理念和学校固有的环境教育特色的基础上,创生出城东的校园文化体系,使办学理念让生命自然成长,为幸福未来奠基”、校训“ 成为学校的主导文化,并逐渐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努力塑造学校师生核心价值观,实现对全校师生的价值引领与精神境界的提升。  

    2、坚持依法治校,科学规范管理。

    积极建立与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坚持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的原则,全面修订完善城东小学各项管理制度,严格章程、制度、程序建设坚持依法治校,科学规范管理,建立完善绩效工资背景下的岗位设置方案,在实施中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切实做到让制度管人、管事、管物,努力使制度完善的过程成为统一认识、凝聚人心的过程,使各项制度成为城东师生生命成长的保障。

        3、推行民主管理:坚持以人为本。

        民主管理要以人为本, 管理者应该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事,身体力行。师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树立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理念,促进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工作依法有序运行。只有牢记人是“圆心”,事是“半径”,才能画好事业之“圆”。

    建立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通过强化家长委员会的职能,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让家长资源主动成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新资源。要促进管理走向开放化,积极利用各种社会教育场地,营造学区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

    4、建设多元网络:管理走向现代。

    未来三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网络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制作新的校园网和班级主页,推进统一信息化办公平台,力争做到无纸化办公,使网络成为管理、教育、教学等交流的常用手段,成为学校师生展示交流的共同平台。

    考核指标:

    1、在上级领导指导和帮助下完善和修订城东小学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

    2、校园文化的逐步形成、完善和渗透。

    3、建立完善家委会,按计划开展家委会活动。

    4、学校网站的建立与使用。

     

  2. 德育工作

        目标

    德育的实质就是造就德育主体,造就具有自主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社会成员。学生是德育主体,不是灌输客体,成功的德育不是喋喋不休的传经送道,应该是春雨润物不露痕迹。因此,我们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校训“诚晓”,提出无形德育”的口号,即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需要的眼光观察和分析他们的行为,在学习和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情”的陶冶,“理”的启迪,促进他们德性完善,全面发展。

    措施:     

    1、继续深化“五色”活动。

    本着"育人德为先,成才先成人"的教育理念,我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途径,不断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明确德育工作目标,继续深入开展五色活动,即“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绿色养成活动;“民族精神”红色传承活动;“环保、低碳”紫色科普活动;“关爱互助”蓝色爱心活动;“快乐成长”金色体验活动,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并逐步形成有着城东特色的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成长,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2、逐步形成特色课程。

        深度挖掘教育资源,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形成“五色”活动课程,并逐步在各年段展开相应的活动,使活动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使“五色”德育为学生今后的人生起飞构筑一条高质量的“跑道”。

    3、建立三卡评价体系。

    继续改革学生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多元评价,从儿童的视角把握评价尺度,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我们继续以评选“最美城小娃”为抓手,在校内树立身边的榜样,并逐步形成“最美城小娃”的评价机制,即建立三色卡评价体系:“红色达标卡”、蓝色升级卡“绿色魅力卡”,明确提出评比标准:获得三张红色达标卡可以换一张蓝色升级卡,获得三张蓝色升级卡可以换一张绿色魅力卡,获得三张绿色魅力卡可以评选为“最美城小娃”,颁发最美城小娃奖章,并作为榜样进行宣传表扬,扩大影响力和效应度

    考核指标:

    1、形成一套一至六年级学生德育指标及“五色”活动课程。

    2、形成三色评价体系。

     

    三、课程与教学

     目标:

 基于师生的发展、基于学校的发展愿景、基于学校核心价值观,合理统整三级课程,开齐开足开好国家基础课程,开发学校环境教育课程和门球课程,以这些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积极构建绿色课堂”,通过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生命的生长。对学校的优势项目不断进行优化、整合,使学校逐渐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措施:  

1、规范实施国家课程

学校将继续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课程,深入挖掘各学科教学中教育的资源,有机渗透“诚  晓”思想教育。为保证课程的高效落实,实行中层干部和学科委员会蹲点制(3+1)。

2全力丰富课程体系

继续深入推行新课程改革,积极实施国家课程,加强和完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继续完善面向全体学生、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实施方式的校本课程《我爱地球》和《快乐门球》,积极开发德育《五色课程》并逐步实施;同时继续完善着眼于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继续在校内开设美术、书法、绘画等小社团,进一步丰富其他校内社团活动,加强指导与监督,增强活动实效。

3、深化绿色课堂

生命自然成长绿色理念的引领下,我校“绿色课堂”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我们将重点建设回归自然、焕发生命力的绿色课堂。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遵循课堂教学规律的同时,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促使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发展自身潜能,张扬个性,陶冶性情,感受着生命的活力。学校还将认真梳理并完善课堂转型的整体结构,着重进行课堂转型的课例研究,让教师在实践中转变、提升,实现生命的价值,逐步形成学校特色课堂转型的研究成果。

    4、健全科研机制

随着两项国家级课题结题,我校又有武进区三项教科研课题立项,《基于本校学生实际构建绿色课堂的实践研究》,着力于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绿色课堂;语文组课题《构建流动儿童课外阅读支持系统的研究》,着力于拓宽学生知识面,重视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又将着力打造学校特色。今后我们将继续围绕这三个课题,以追求优质效为目标,以深化教学改革为重点,健全科研管理机制认真组织教师参与课题的研究,完善素材库、案例库、课件库,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和案例,努力使自然成长理念转化为教师自觉的行动,从而实现师生的共成长

5丰富评价体系

进一步改革评价制度,突出发展性评价,避免甄别性评价;突出过程性评价,淡化结论性评价。淡化分数观念,形成等级评价。统一评价的同时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彻底摒弃唯分数论;利用成长记录手册这一载体,提倡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考核指标:

1、实施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继续完善校本课程《我爱地球》、《快乐门球》。

2、以“绿色”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方案的形成。

3、教师论文获奖,各项课题顺利结题。

4、建成学校课程与教学资源库。

5、课堂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力争教师在区级以上教学比赛中获奖;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区调研优秀率达到35%,及格率99%。

   

    四、教师发展

目标:

作为一所新独立建制的学校,学校将以“爱与责任”为教师团队建设的行动策略,以“自然成长”为教师个人发展的策略,倡导“修德、立业”的教风,建立教师发展阶段性目标,构建阶梯式教师培养体系,搭建自主发展平台,完善评价激励机制,促成教师专业健康发展。学校将着力打造一支具有专业精神、专业思维、专业品质的具有“务实高效,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精神的幸福教师团队。

措施:

1、加强师德建设,构建师德建设体系,积极营造教师爱岗敬业、严谨规范的良好教风。通过组织师德报告,评选教学能手与优秀班主任等活动,树立老、中、青各年龄段典范。

2、加强梯队建设,加大五级梯队培养力度,通过专家引领,加快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积极鼓励和推荐教师参加市、区级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评选,加大校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继续做好青年教师的师徒结对工作,初步形成学科带头人、教育教学骨干、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的教师发展梯队。

3、提高校本研修,我校教研组要继续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课堂转型将成为重点。学校为教研组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聘请教研专家、名特教师定期来校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指导教学工作,加强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委员会工作,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重视提升教研组长的学术地位,组织参加区先进教研组的评选及成果展示活动。同时,通过对学校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加强校本研修工作日常化的管理,为教师集体研修搭建平台,将教研工作与教师培训有机结合,为学校营造研修氛围提供保障。

  1. 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优化中层干部成员的年龄、专业结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梯队。

  2. 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研究,提升理论与实践的水平;督促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媒体运用的培训,提高多媒体运用水平。

    6、继续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调控和改进功能,坚持发展性原则,实行对教师工作的动态评价,将平时考核与定期评价结合起来,既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发展,也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提高;既要评估教师的工作业绩,又要重视教师的工作过程;既要体现教师的群体协作,共性发展,又要尊重教师的工作环境和个体差异;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建立以教师、学校行政、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多向沟通的教师评价机制;评价方法、途径多样化,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摒弃那种单纯依据考核结果对教师优劣进行总结的静态评价,从而为素质教育机制的建立定标导向。

考核指标:

1、学生、家长、社会对我校师德建设满意度达到较高水平,有12名在全区范围内有一定影响的师德标兵或优秀教师、班主任代表。

2、学科带头人、教育教学骨干、能手、新秀的教师梯队基本形成。教师队伍学历达标率100%

3、学校信息化工作平台中校本研修部分教育教学内容充实,研修活动制度化、经常化、有实效,教师参与度高。

4、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勇于开拓、求实创新、作风踏实、严于律己的干部队伍。

540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100%以上能熟练使用现代教育媒体开展教育活动,学科覆盖率达100%。

 

    五、学生发展

    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在学校以“自然成长”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使学生乐学、善思,树立远大理想,让每位学生都得到自然发展,为幸福未来奠定基础。

措施:

1、最美城小娃形象设计。在“诚”和“晓”校训引领下,实行三色评价制度,通过各种活动,讨论总结形成最美城小娃形象特质,并将这一形象特质作为指导学校教师开展学生发展工作的目标和要求。

2、坚持抓好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以“减负增效”为抓手,提高教育教学效益,提升学生学业成绩。

3、策划和开发学校四大主题活动节: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科普节。围绕“诚”、“晓”核心,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全面推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4、做好学生社团组织工作。组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发展需要的丰富多彩的社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学生的多元潜能,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考核指标:

1、毕业生学业成绩力争合格率达到99%,优秀率达到35%。

2、学生参加各种竞赛获奖逐步增加,40%以上的学生有一门特长技艺。

3、学生健康素质95%达到国家标准,优秀率达25%以上。

4、学校形成学生德育活动整体规划方案,形成主题活动节方案和过程资料。

 

六、文化特色

目标:

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提倡多方位学习,以活动等为载体,陶冶学生情操,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感染作用,促进全体师生的健康成长和素质提升。

措施:

1、重视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促进全体师生健康发展,以丰厚的人文底蕴净化和感染学生的心灵。

2、创建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让校园的每一角落都成为育人的环境,把黑板报、宣传窗、图书阅览、学校网站作为文化阵地,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3、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搞好艺术节等活动,展示校园文化和个人才华。

4、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教学设施现代化水平。精心布置校园的静态环境,建设特色文化走廊和开放书架,营造书香校园外部氛围。

5、加大特色项目宣传力度,总结特色项目开发及管理经验,进一步凸显学校特色项目品牌效应。

考核指标:

1、教师和学生对学校文化核心理念与相关概念认知度达100%。

2、学校的环境教育、科普、门球特色在原有基础上成绩有所提升,在家长、社会人士及上级领导中知名度和认同度进一步提高。

 

保障体系

 

规划的落实,需要学校做好组织与保障工作。学校将重视舆论宣传,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学校管理的制度,制定详尽的实施计划,确立资源保障体系。

一、观念保障

1、注重舆论宣传

学校领导将首先组织学校中层干部、教研组长进行学习,充分把握教育的理念、内涵,切实把握精髓;其次,在全校教师中间进行充分的动员与宣传,使教师理解规划实施对于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创造规划实施的良好舆论氛围。

2、促进全体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如果不经常对已有观念进行反思、更新,已有观念往往成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因此,从领导到教师,都要通过学习、反思与研讨,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形成新的教育观、德育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科研观与管理观,从而为规划实施提供坚实的观念保障。

二、组织保障

1、成立学校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统筹学校发展与规划工作。由校长杨筱艳同志任组长,谢雯燕、潘建华为成员,对学校规划运作状态实行动态跟踪,及时反馈调控,调整规划发展中出现的偏差。

2、学校定期召开咨询会,不定期地组织各个层次的教师对学校的内涵发展提出意见、建议,这也是学校领导的智囊。充分发挥教代会的职能,提高学校重大决策的民主化程度,提高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三、制度保障

学校要加强管理条例的建设,通过管理,提高运行效率。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加强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等工作:

1、加强学校规章制度建设,依章治校。完善目标管理,充分发挥考核导向,探索考核工作的科学管理,完善教职工考核制度,建立竞争机制,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2、完善教育管理的各项规定,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认真实施教学流程管理,切实加强对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调研五大环节的常规管理,将提高教学质量的着眼点放在提高40分钟课堂教学效益上。

四、资源保障

1、后勤保障

加强后勤制度与机构建设,使学校校产管理、财务管理、生活管理走上规范而有序的轨道,从而为教师有效使用先进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条件。

2、经费保障

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调整经费使用结构,保障教师科研、教师培训、新课程改革、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合理使用学校有限的办学资金,避免资金使用上的无谓浪费与低效;争取设立教师、学生奖励基金。

3、师资保障

完善教师全员聘任制和奖金分配考核制,促进教师修德、立业,为规划的实施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

4、社区保障

学校发展规划的落实、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学校所在社区的支持。学校在许多方面为家庭、社区提供服务,我们也要充分发挥家庭、社区的支持、帮助、配合,广泛吸引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流向学校,吸引社会有识之士关注教育,力争实现学校更快、更好的发展。

上述三年规划,是学校发展的蓝图,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展示着学校灿烂的明天。我们坚信,有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有我们全体教职员工的精诚团结和不懈努力,随着规划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三年后的城东小学将为武进教育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