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完善民主管理,加强民主制度建设,推动校务公开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的要求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总 则
学校成立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项校务的公开工作。并列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聘请校内外有关人员组成监督小组,负责监督校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接受教职工的委托调查有关问题,并给予公开答复。
1、校务公开领导小组
组 长:杨筱艳
副组长:谢雯燕
组 员:陈霞 王琴 王红娟 张林亚 邵雪近
2、校务公开监督小组
组 长:唐文亚 组 员:王晓敏 胡文霞 恽红玉 徐小萍
3、校务公开领导小组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校务公开的制度规定。
(2)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对校务公开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3)及时发现并解决校务公开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4、校务公开监督小组职责:
(1)监督学校校务公开的执行情况。
(2)及时纠正违反实行校务公开制度的行为。
(3)有权向校务公开领导小组以及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学校实施校务公开的情况。
校务公开原则
1、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工共同推进的原则;
2、尊重教职工的知情权,参政权和监督权的原则;
3、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真实准确的原则;
4、依法办事、照章执行的原则;
5、有利于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原则。校务公开要做到稳定性、逐步性、及时性、真实性、层次性。稳定性指校务公开必须以学校稳定和发展为基础,防止盲目性和随意性;逐步性指校务公开在党政统一领导下,逐步加大公开的广度和力度,防止一哄而上;及时性指公开的内容要及时;真实性指校务公开的内容不能弄虚作假,蒙骗教职工;层次性指根据校务内容和广大师生关系在不同范围内公开。
校务公开的形式
学校通过以下形式,切实有效地开展校务公开工作,接受监督:
1、设置校务公开栏
2、各种形式的会议以教职员代表大会、教职员大会、校务会议、党政联席会议(组长联席会)等形式公开校务;通过召开全体学生大会、学生家长大会公开有关校务。
3书面公告:以公告、通知、揭示板、家长信等形式或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校务。
4、校园广播
5、学校网站
6、备存档案材料
7.其它形式:以校长接待、教学开放、家长会、班队会开放等形式公开校务。
公开的内容
1 学校的发展规划、学期工作计划公开:学校的近远期发展规划、办学目标、工作计划出台前,要经过校务委员会并通过教职工反复讨论,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计划。
2 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公开: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改革依靠全体教职工的参与和实施,每一项改革方案的提出都要经过教职工讨论后决定。
3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公开:学校实行目标分级层层负责的管理办法。每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 改方案都须经过校务委员会,并通过教职工反复讨论,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内部管理制度。
4 学校重大基建和教学设备的添置公开:学校在重大基建项目和添置贵重教学设备时,必须经过校务委员会研究决定,并向教职工公开。
5 学校收费公开:学校收费工作要依据省、市有关规定,公开政策依据、项目、标准。
6 财务收支公开:财务收入指财政拨款、社会捐资、学杂费及学校其它收入。财务支出指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业务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其它费用支出。财务收支情况每年向全体教职工(或教职工代表会议)公开。
7 教师职称评定公开:职称评定工作实行指标公开、条件公开、程序公开、评审结果公开。
8 涉及教职工利益工作公开:教职工的业务考核、评优、晋级、教职工聘任、提干等公开。
9涉及学生自身利益,办事标准公开:学生评优、奖惩、费用的减免、资助、办事标准等方面公开
10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公开
11 涉及群众普遍关心的事项公开。
公开的时间
由学校处室、部门负责人、教代会代表,根据实际定期或不定期公开校务,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及时。
附 则:广大师生可以通过第二条规定的形式,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和监督,如有疑问,可提请监督小组进行检查审定。
校务公开的程序
需要公开的校务,应视学校具体情况,由各部门提交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凡需提交教职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或决定的各项议案,要事先发给教职员(或代表),让教职员了解实情,组织预审,广泛听取意见,校领导对议案进行修改完善后,再提交教代会进行审议通过,并写出会议纪要或决议。
工会是教代会的日常工作机构,平时注意收集教职工群众的反映、意见和建议,学校领导要对各种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地研究和分析,采取不同的渠道公开做出答复或说明。
将校务公开有关资料整理归档,将重要内容向区局、工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