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庄如梅)
发布时间:2019-01-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庄如梅

一、兴趣是课外阅读最好的老师

    我们通常看到现在的小孩子并不怎么喜欢读书,读书的质量也很不好,他们通常只是了应付教师和父母的任务而读,只要父母和教师走他们就做小动作,拿着书本也是为了做样子,不会全神贯注地去阅读,虽然他们也知道阅读重要性,但是还是打不起精神去阅读。这种阅读质量令人担忧,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小学生的记忆力是最佳的,所以,教师和父母应该在这个黄金时间段重视他们的阅读效率。

长期的教学经验中我发现课堂教师讲故事会引起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效率随之变高,而没有讲故事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变的很低,在许多情况下,不管小孩还是大人都喜欢通过故事来接受一种结论或者定义,在小孩课外阅读时故事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所以儿童的课外阅读就应从他们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从听故事开始,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找一本有插图的故事书,不要一人一本,家长和小孩子一起看,浏览一遍之后,问小朋友在浏览的过程中什么最深刻,再看第二遍,在看书的时候家长把认为难的词语指给他们看,让小孩子自己再读一遍,集中精力对文章的结构做出判断,品味其中的好句好段。然后再复述一遍,等到孩子读完或者复述完一个故事后记得表扬孩子,得到家长的表扬后,孩子有更大的兴趣讲故事。碰到小朋友自己讲故事后都要给予表扬,慢慢小朋友就会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孩子们在学校的殿堂遨游知识的海洋,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置身于大自然怀抱的学习会有一辈子的深刻的记忆,尤其是在孩童时代,可以让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同大自然结合起来,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形式,帮助孩子理解接受知识.在课外阅读中我们要提孩子们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就像交际能力一样影响人的终身发展。在玩的时候世界就是个美丽的窗口,是一本活教材,老师或者父母循序渐进地介绍人物景点、水库运作原理、火车活塞推动产生动力,培养孩子善于发现和追问的习惯,解决孩子眼睛里十万个为什么问题,帮助孩子体验个性地阅读,提升终身阅读的习惯。
二、课外题材的选用
    小学生对曲折离奇的故事以及小说非常感兴趣,如果这些小说有插图的话会让他们更加爱不释手.男生喜欢人物传记、科幻小说、历史故事、天文地理,女生喜欢民间故事、寓言小说,家长和教师在拓展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应该考虑他们的性别因素,提高他们的情操和美好的人格修养。

推荐书籍必须和学习的课文有紧密的联系.例如学习了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司马光》、《称象》之后,我马上让孩子们去阅读在他们理解能力接受范围之内的其他名人小时候的故事作品;再如学习了小英雄《王二小》之后,我就让孩子们去阅读其他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作品。这样会起到一箭三雕的效果,不仅探究了其他作品的魅力,而且还延伸自己的眼光,增加了自身生活以外的体验,进一步巩固了课文的知识,夯实了语文基础,达到诱发学习兴趣的目的,所以家长要随时根据孩子们学习的课文为孩子推荐与之相联系读本。

复述是对自身阅读的检查和评价的一种方式,通过复述,促进小孩子对阅读的理解,有助于阅读的效率最优化;通过复述,教师和家长能明确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对们的问题做出引导和补救,复述也是小学生对自己所读文章或者作品的回顾,通过复述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对文章的结构是否了解,对作者的创作以及思路是否烂熟于心,复述是阅读过程中最有效的程序。
  随着社会生活快节奏的发展,我们接收信息量和信息面也越来越大,像老夫子那种摇头摆尾的阅读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生活,小学生要学会快速浏览自己身边文字或者文本,家长在陪孩子玩的时候不要忘记这种潜意识培养,他们学会快速接触事情的方法,培养一种随时随地都默读的方式。

三、营造阅读的环境
  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是提高小孩子课外阅读能力的前提,孟母三迁也就说明了这个道理。目前我们处于一个快节奏的发展过程之中,网络、游戏等充斥了文化市场。学生们的自我控制不够好,使他们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网络中导致成绩下降或者厌学。外面的高节奏也不是墙可以堵到的,喧嚣的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他们的内心,使得减少自我反思和独体会的时间。家长要尽最大的努力为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气氛,作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的教育环境。在布置课外阅读时教师应该适可而止,要让学生从事轻松愉悦的阅读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
    父母是学生的启蒙老师,父母做什么孩子也会在那种氛围中不由自主地学习父母的生活方式。在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父母担当重大的任务,父母要树立正确地读书习惯,掌握怎么科学的阅读,要以身作则地影响孩子向良好爱读书方面发展;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点,掌握正确的方法,父母同背书,同逛公园,在玩的时候把与之相联系的知识传授给孩子,全力营造家中浓郁的阅读氛围。
四、课外阅读注意的要点
  每天早上大声朗诵课文,有的学生喜欢默记,但是默记较之大声朗读逊色,原因是因为默记容易走神,另外,小学生的心智还未发育成熟,理性默记的方法还未培养完善。但是在选文章时不要选择超过他们智力、生活经验之外的文章,那种文章虽然记住了,可是忘记的也快,大声朗读是为了积累知识和培养他们的语感能力。
  养成他们查字典的良好习惯。查工具书是一个良好习惯,碰到不认识的字,如果只认半边,那不会有进步,问家长也不会增加长久的记忆。所以一定要养成孩子们向不说话老师请教的好习惯。
    培养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在读完一篇文章后要及时跟踪问孩子读了什么,复述一下情节,他的理解是怎么样的,或者利用里面一个好奇的情节抓住他们求知的好奇心。宋理学家朱熹曾说:问渠哪得清如水,唯有源头活水来,可见知识的更新使人的思想更加超前,所以小学生应在老师和父母的循循善诱下,高效率利用课余一点时间学习好丰富多彩的知识,为自己的人生扬帆起航。
结束语:

目前,在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的教育体制已经面向素质教育,但是传统教育仍像一猛兽啃噬着我们新的教育体制,束缚小学生的手脚,甚至束缚了孩子放眼世界的眼光,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之下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也不可能完全抛弃我们传统的满堂灌教育方式。积极有效的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能够增加他们的知识面,帮助他们更快的接受新鲜事物,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是一种良好地人性地教育方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