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8-10-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庄如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

3、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反复朗读,弄清雾凇形成的原因,体会雾凇的美。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印象中,冬天是什么样子的?(生说)

同学们说的一点都不错,但是在冬季的吉林松花江边,我们却能看到奇异的景象。那就是---

23、雾凇板书

     2吉林雾凇不但奇特,而且还很有名。大家亲眼见过吗?

     3、出示图片

老师这里收藏了几幅吉林雾凇的图片,我们大家先来欣赏一下。大家边欣赏边思考:你看到的雾凇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你所看到的雾凇?

示:6幅雾凇图片)   生回答自己看到的雾凇形象。

 师: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出示 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4这一句怎样才能读好呢? 齐读。(突出“闻名全国”和“奇观”)

5、为什么说吉林雾凇是闻名全国的奇观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雾凇吧。

二、  精读、感悟第一、三自然段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全文,在课文中找一找并用“---”画出描写雾凇美的词语。

2、找出来了吗?哪位同学上来把你找出的描写雾凇美的词语写在黑板上。(一生上黑板写词语)其他同学把自己找出来的词语抄写在练习本上。写好了吗,其他同学有没有要补充的?

(学生写:洁白晶莹 银光闪烁  美丽动人  银松雪柳  千姿百态  琼枝玉树

3、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4、联系课文说词语。

例:银光闪烁:这雾凇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闪晶莹透明多美呀!(指名说词语

5、这些描写雾凇的词语都很美,要是把他们放在句子中读就更美了。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三自然段。读好了吗,我们来比一下看谁读得最美。示:1、3自然段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在学生读的过程中给予适当评价)

三、  精读第二自然段

1、吉林的雾凇多美呀!你想不想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

2、在了解吉林雾凇形成的原因之前,老师想考考大家。(指名上黑板听写词语,其他同学拿出稿纸在座位上写。要求:在稿纸上划三道横线,从底下按次序往上写。)

3、讲解三个词语的概念和雾凇的关系:

                   23、雾凇(树挂)

                       霜花(小小冰晶)

                       雾气(小小水珠)

                       水汽(气态的水)

(1)、引导理解。

(2)、指名说说由水汽到雾凇的过程。

4、前面我们知道了雾凇的形态很美,其实它的形成过程也别有一番情趣的,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雾凇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问题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5、你能从文中找出简要描写雾凇形成原因的一句话吗?指名答(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自由轻声读第一句话,小组讨论:雾凇形成要具备哪些条件?

生答有三个条件板书要求圈画出关键词语

(1)过于饱和的水汽;(2)遇冷;(3)凝结

6、齐读第一句话,注意读好圈画的词语。

7、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雾凇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那么这“过于饱和的水汽”又是从哪里来的?默读第二自然段找找哪些句子描写了雾气的饱和,哪些词语有描写了雾气的浓?

指名答(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的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树木被雾气淹没了。

出示2—5句: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

理解重点词语:弥漫  飘荡   笼罩  淹没  模糊 

齐读2—5句

8、雾凇的形成是不是只要有了饱和的水汽就可以了?()那么它还需要什么条件呢?(生答遇冷),那要冷到什么程度呢?(生答零下30摄氏度)零下30摄氏度可真冷啊!

我们这里最冷有多冷?(生答:冬季零下3—4度,最多零下10度左右。)零下3—4度(度,实际是摄氏度)水面刚好结了一层薄冰,而雾凇的形成气温要低到零下30摄氏度,真是滴水成冰呀!用我们课文里的一句话说这可真是:(生答:三九严寒,大地冰封)。

9、有了饱和的水汽和严寒的气温,这雾凇的形成还需要哪一个过程才能最终形成?(生答凝结)读读找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雾气到雾凇的凝结过程?(生读,找,答: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出示6——8句:

 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是银松雪柳了。

(1)这蒸腾的雾气是不是一下子就凝结成了雾凇不,它是慢慢形成的)找找看文中哪些词语描写了雾凇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渐渐地  慢慢地  轻轻地  一层又一层地  最初  逐渐   最后词语

(2)选一个词说一句话(造句)。(作者用词真准确

(2)雾凇在形成的过程中从形态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词语描写了雾凇在形态上的变化?(出示银线  银条   银松雪柳

10、看来,雾凇美,雾凇的凝结过程其实也很美。你能把雾凇凝结时的美读出来吗?指名读6—8句。(你能体会出雾凇形成时的美,还有谁能比他读得更美呢?

11、指导朗读:要求要读出雾凇形成时的缓慢和静无声息来男生读,女生读。

四、拓展延伸

经过一夜的天造地设,第二天一早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已到处是银松雪柳了,多美啊!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松花江畔来共同欣赏领略这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奇观吧!

    出示课件雾凇奇观片段

多美呀!看了这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雾凇奇观,难怪人们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读。

五、小结

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它以独具的魅力和风姿而享有中国四大自然景观之一的美名,难怪人们称它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生齐读

六、 作业(出示)

1、以“雾凇景观千姿百态”为中心写一段话。

吉林雾凇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真是千姿百态。

2、对家人和朋友说说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