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为了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共同创造一个关系融洽的家庭气氛。作为父母要做到:
1、建立恰当的父母角色,言传身教,当好孩子的榜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那么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学习效仿的榜样。孩子喜欢模仿大人的思想、言行、品德、性格等,因此家长的一言一行,必将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人们常说:童心犹如一张白纸。要给这张白纸绘画上美丽的图画,家长就是一个绘画师。那么作为家庭中的一大主体——家长,特别是父母,应该注意自己的所作所为,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诸如:孝敬父母、热爱家庭、讲文明、讲卫生、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互相体谅、营造平等、温馨的家庭气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应该给孩子做好榜样,讲文明,讲道德,教育孩子要从自身做起,要求孩子做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起表率作用。(感谢大家阅读我的作品,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在下方做出评论,每天会为大家更新不同的育儿知识,欢迎转载与分享)
2、家庭的气氛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智能,夫妻恩爱、和睦温馨的家庭,孩子过着无忧无虑、井然有序、天真烂漫的幸福生活。父母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带孩子郊游、散步、逛公园、看球赛、听音乐、参加锻炼等,这都有利于孩子接受多方面的知识,培养孩子的兴趣与爱好,使他们热爱生活,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加之父母在生活上的悉心照料,这样 氛围中的孩子一定健康又聪明。
如果夫妻感情不和,经常吵嘴打架,甚至闹离婚,家庭气氛紧张,父母无心照料孩子。有的夫妻把孩子当“出气筒”,或当作再婚的 包袱而加以虐待,使孩子感情上很痛苦,精神受压抑,变得忧郁、惶恐、胆小、自卑,天真活泼的天性黯然失色,造成个性孤僻,缺乏积极性,处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智力和健康都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现代家庭生活质量已开始表现为从物质生活享受转向精神生活享受。家庭成员共同营造家庭幸福美满人生,是家人共同学习、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分享成果喜悦、相互沟通交流的过程,是“催化”家庭学习环境的过程,是拓宽家庭成员发展空间的过程,是以家庭的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和进步的过程。因此,家庭学习还应体现亲子互动,它是家庭两代人之间发生交互动作和反映的过程。
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学习,发展共同的兴趣,和孩子共享经验和成果,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和相互间了解。父母要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人,尊重孩子的爱好,给他一定的自主权利决定与选择事情;有些事情可以和孩子商量,征求孩子的意见。这种健康的家庭生活、和谐融洽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稳定。
经常和孩子沟通,和孩子做朋友,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
3、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不可缺少的,家庭环境的和谐对孩子的性格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家庭环境好孩子性格好,家长与孩子沟通就好,就可以掌握孩子的想法,比如说,和孩子一起打篮球、玩游戏(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不仅从中增强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还可以让孩子亲身体验娱乐情感,使孩子“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让孩子在家庭也感受到亲子学习的情趣,使家庭学习氛围更活跃、更融洽、更快乐、更有趣。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欢乐,学习的快乐,兴趣的提高,同时良好的个性也得到充分的发展。
经常和孩子对话沟通。对话,是人们相互之间一种双向的语言交流活动。对话不仅体现在口头上的交流,还应该表现在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作为家长要十分重视与孩子之间的对话。父母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弯下腰来,走进童心世界,聆听孩子的心声来了解自己孩子的思想、需求与喜好。在交谈中,父母要抛开自己是大人的权威架子,充满轻松与愉悦的表情,使孩子能够做到敢说和想说。与孩子进行语言和心灵上的交流,并适宜地、巧妙地运用古今中外的儿童故事来引导孩子,使他们得到启发,开启他们的心灵成长之门
4、让孩子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自己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孩子缺乏的是耐心,常常是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在与人交往时,不注意听他人的讲话有时甚至表现出不耐烦和不理睬,使人感到不尊重他人,排斥他人;有些儿童不愿意讲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时候缺乏自然坦诚的态度,妨碍了与人的沟通,有快乐的事不能同他人分享,有烦恼的事不能同他人分担。这样,由于长期听不进来,说不出去,容易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天地里,造成独来独往,孤僻苦闷或固执偏激而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这时父母要帮孩子耐心倾听别人谈话,在与人交往时恰当地运用言语和非言语进行自我表达,表达自己的观点、愿望和需求,而且尽量避免别人的误解和猜疑,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结交到更多的朋友,也使他们懂得要对人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己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采取宽容、公平、有理有节的处理方式。培养父子(女)、母子(女)情、师生情,正确对待同学情、朋友情以及朦胧的恋情等,学会尊重他人、相信他人,在人与人的彼此支持和鼓励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