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营造小学数学课堂之绿色(章瑞华)
发布时间:2018-09-0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章瑞华

 

一、什么是绿色课堂

绿色是生命的本色,是健康、安全、和谐和幸福的象征。我们把绿色作为对人类与社会环境有益无害的代名词。而在新课标绿色数学教学中,如何营造小学数学绿色课堂,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倡导和谐、健康、安全、合作的课堂环境,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而且还要进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教育,这种课堂就是绿色的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所倡导的。我认为绿色数学课堂首先是学生们积极学习的课堂,是具有健康向上、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它具有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具有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具有让学生充分而自由、主动而生动、全面而独特地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二、如何营造绿色课堂

1.尊重是营造绿色课堂的基础

数学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在这一交往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都要发生联系。如果师生关系密切、和谐,那么学习气氛就会活跃。通常学生如果受到老师赏识,他就会以极大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同样,如果学生爱戴教师,教师就会以同样的热情回报学生。如果教师能把“孜孜不倦”、诲人不倦作为职业守则,能以养成教育塑造人,爱心教育温暖人,创新教育培养人,理想教育鞭策人,挫折教育锻炼人,赏识教育激励人,协作教育团结人,学生就会敬重教师,这种敬重能够使师生关系其乐融融,从而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兴趣是营造绿色课堂教学的前提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充满了极强的求知欲。我们数学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的好课,来拉近学生同教师,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爱学,为数学绿色课堂教学创造条件。

3.主动是营造绿色课堂教学的主体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使教育回归理性,真正的素质教育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发展的潜力,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著名科学家李政道说:什么叫学问?是要学怎样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因此,如何让学生学会怎样提问,问到要害处,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提问的基本方法,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如果这个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或派生出来的,或者与什么旧知识有相关但又搞不清的,那就在此提问。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时,可提出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和它们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如果对某个问题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还搞不清或说不出来,也可以提问。例如:某一概念为什么这样表述,能否增加或删改一些字词,就在概念内涵的挖掘,外延的拓展上提问;一种计算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就在算理上下功夫提问;某一应用题应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列式的依据是什么,有没有多种或更好地解法等,要抓住主要问题提问。如果对知识不会归纳整理,分不清类型,而把知识看成一盘散沙似的孤立个体,可就此提问。如:学习约数和倍数时,如果对除尽、整除、约数、倍数、奇数、偶数、素数、合数等概念分不清,可就此通过提问理清概念。如果学习了某个知识以后,却不了解它的作用,也可以提问,并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有创见地问。如:学习分数乘法时,不知它的作用,可以提出为什么要学它等有关的问题。数学活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特征,新课标十分重视数学活动的开展,文中指出:教师应向儿童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建立概念,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改革从根本的意义上讲,不仅仅是浅层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在新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忽视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过程的做法,更要引导学生去动手实践、动脑思考,探索、理解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我在教学中,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揭示数概念的本质联系即内在联系上,抓住基本概念,形成数学概念系统。如在小数的认识教学时,有三个关键性的概念即数位计数单位进率,抓住这三个关键性的概念,使学生在建立概念、运用概念、引伸概念的学习过程中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

4.互动是营造绿色课堂教学的手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互动——利用小组合作进行学习更有利于后进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合作学习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因此,教学中要抓住最有利的时机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当学生感到独立思考出现障碍时,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时,知识需要拓展时,凭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很好的完成任务时,最能激发起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这就是最佳合作契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应避免重形式轻实效,重汇报轻倾听的现象。

5.发展是营造绿色课堂教学的目的

绿色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建立了良好的氛围;主动的学习态度为学生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而绿色主动的目的在于发展发展性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通过课堂教学形成教师爱教、会教,学生爱学、会学的良性循环。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每个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培养学生初步逻辑思维的同时发展辩证思维,使他们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受到辩证思维的启蒙教育,给学生一个哲理、思辩的头脑,使学生的德育、智育得到均衡发展。在教学中,可以经常进行一些专项训练,如推理、概括、空间、知觉等训练,从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应加强美育渗透,如数学的抽象美、图形美、语言美、结合美。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知识、智能、品德等多种功能协调一致、相互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主动的发展。二是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以发展。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学生个性发展的新趋势,在教学中应注意教学要求上的层次性,采用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做法,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以发展。如在教学要求上,把目标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应用等层次,不同的层次的学生各取所需。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使基础不同的学生各得其所。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绿色的课堂教学,我们就要充分抓好尊重、兴趣、主动、互动、发展等几个环节,也就是抓住了绿色课堂教学的关键。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