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王敏亚
发布时间:2018-10-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敏亚

  经常听到家长说:“老师的一句话顶家长的十句”。二十几年的班主任生涯,让我有了这样的体会,班主任的地位在学生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班主任的话对学生是最具号召力的。

  暑假有幸读了魏书生的

  《班主任工作漫谈》,他说:许多事情是没办法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态度。做班主任不能选择学生,什么学生进来,你都得接受,但只要我们尽心尽力,问心无愧,积极面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总有一天,学生会提高,会进步的。书中“尊人者,人尊之”,“能受委屈的人才是强者”,“坚持道德长跑——写日记”,“每天点燃一盏思想的明灯”……这些内容也给了我很多启示,教书先育人,育人先做人,他的教改,他的思想,他的班级管理,他的一切,都是真真切切地从学生怎样做人开始的,教会了学生怎样做人,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变换角度思考,积极进入生活

  高效率的班级管理,是教学成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读完这本书,我也确实有了很多启发,有很多方面是值得我去认真学习与实践的。我最喜欢的还是他的那句话:“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确实,回顾自己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不顺时就有推卸责任,出现埋怨周围的环境和别人的想法或者说是不平衡心态的现象,却不懂或者不肯从自身出发找原因,不善于改变自己来适应周围的环境。读过魏老师的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这一短文章后,由此我也深深懂得:在遇到问题时要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来适应老师,作为一名教育者而是要去努力适应自己的学生。只有教师熟悉、适应学生,由此才能去改变学生,使师生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和成长。

  曾经有一个孩子丢了钱,我本可以用十分简单的方法:查书包。因为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很短,孩子又小,拿钱的同学肯定藏不到什么地方。但我转念一想,这种简单的方法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1、侵犯了人权;2、如果一旦查出,拿钱的孩子幼小的心灵会受到极大的伤害。于是,我很镇定地问全班同学:“小朋友,小强的60元钱不见了,你们谁捡到了吗?”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不一会儿,大家都说“我没捡到”。此时,我发现,小红的表情有点不自在。于是,我又不动声色地说:“我知道,拿钱的小朋友是想跟小强开个玩笑,他一定会把钱悄悄地送回来的,因为我们班的小朋友是全校最诚实的,也是最棒的。下面,我们就来做个游戏,变钱。”小朋友一听,可来劲了:“老师,怎么变?”“这样,我给大家每人发一本新本子,你必须夹张纸条在里面,或者你也可把小强的钱夹在里面,但必须在台肚里放,不被别人发现。放好后,把本子放在台上,老师来收。”

  上完课,我就去办公室里查看本子里的东西了。当我一本一本地翻过去时,我的心里其实真的是七上八下,万一……不过,当我翻到第36本的时候,我发现了60元钱,此时,我高兴得真是无法形容。我激动地跑进教室,大声宣布:“小强的钱飞回来了,我们班的学生是最棒的。”放学后,我悄悄地了解了小红。原来,小红家比较贫困,妈妈没工作,爸爸挣的钱又不多,还要抚养奶奶、爷爷,因此,她妈妈不让她去春游。

  第二天,我在夕会课上对同学们说:“小朋友,我们二(1)班是个团结的整体,是个温暖的大家庭。小红家里比较困难,她很懂事,想减轻家里的负担,不去春游。但如果我们都能捐出一元钱,老师也出,那她就可以和我们一起开开心心地春游了,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她吗?”“愿意!”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小红则感动地哭了。这天放学时,她悄悄地向我承认了错误,我可真没想到她会这么快就来承认错误,我终于松了口气。我对她大加表扬:“一个人难免会犯错的,不过勇敢的人会承认错误,而且马上改正。胆小的人就不敢承认错误。所以,老师觉得你是最勇敢的人。”此时,我发现她的眼里闪着光。

  后来,小红学习认真,还关心班级,帮助同学,被评为优秀生呢。

  泰戈尔说过:“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如果说犯错误的学生是“石”,那么教师就是要做让“石”,臻于完美的“水”,因为只有那样,粗糙的石头才会被打磨成美丽的“鹅卵石”。是的,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教育者只有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感化学生、暗示学生、诱导学生、影响学生,给学生自我反思的机会、自我选择的空间、自我修正的时间、自我进步的主动性,才能唤醒良知。

  二、人人参与管理,人人接受管理

  魏老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凡是学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要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从魏老师的这句话里,体现了他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他认为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的认识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

  在作出每一项决定时,魏老师总是要和学生“商量商量”。最后要大家举手表决后才予以实施。这“商量”就是发扬教育民主,就是要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决策、班级管理决策中来。民主的“商量”、“商量”的参与,是魏老师教育激励的重要表现。其实我个人认为这种教育激励不仅体现了民主更多的是让班级每个同学参与班级管理,做班级管理的主人,就像我们每一位教师和学校领导者一样,哪一天一位领导者跟你说“某某老师你看这一方面你有什么看法,建议”。我想即使你是个外行也会开动你的大脑努力的去思考,去想办法。学生更是这样,他们需要我们的认可,需要我们的尊重需要我们把他们放在心上,所以班级的事情尽量让学生去完成。而这一点是我在做班主任工作是比较欠缺的。我常常努力把很多事情做好做完,自己很累班级也没管理好。在这样科学的民主的管理下呈现出有人管卫生,有人管做操,有人管字词默写。有多少事情就有多少学生来管,各管一项,负责到底。这样形成了由班主任、班级干部、学生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人人参与管理,同时便于人人接受管理。大扫除15分钟完成,20分钟内全班调动完座位,

  班规班法的制定等具体实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启发我不断思考,不断琢磨处理各种班务的方法。

  三、用心关爱学生,让学生健康成长

  魏老师在书中说,做老师的不要轻易发火,更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说不定后进生将来比你眼中的优秀生有出息,更会赚钱。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师爱洒向他们。作为班主任,对于这些特殊学生,首先是亲近他们,尊重他们,在学习上耐心引导,生活中热心关怀,经常同他们交谈,了解思想状况,抓住时机,尽量做到多表扬,多鼓励,多给他们改错的机会,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对每一位学生做到公平、公正,严格要求,不歧视,不挖苦,耐心教育、耐心指导。为了使学生能在校得到健康的成长,学校把每班学生与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捆绑管理,学生表现的好坏,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有直接关系。教师只有用心去教育学生,去关爱自己的学生,才能保证学生的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才能向特殊教育的最终目标发展,做一个身心健康的好学生。

  我班有个学生叫朱桂林,理解、接受能力都很差,一年级时,什么都不会,不会计算,不会写字,每次都要手把手地教,同样的题目讲了数次,他还是不会答,每次测验,他都是不及格。渐渐我发现班上的同学开始排斥她,我上课叫他回答问题,都会有同学笑出声来,更有甚者发出“叫她做什么,浪费时间”的声音。他课上很老实,纪律从不让我担心,课下见面也会小声地喊一声“老师好”,但我却明显感觉到她对我的态度是疏远又警惕的。对于他不能按时、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对老师、同学们敬而远之,我并没有冒然地去指责或是批评什么,因为我知道,没有信任,就没有有效的教育。我想,只有用真诚赢得他的情感,用尊重赢得他的信任,用激励唤起他学习的兴趣。

  一次放学后,我主动找到他,进行了一次平等的、朋友般谈话,结果我觉得还是比较成功的,第一,他开始愿意说他的想法了;第二,他正在逐渐地信任我。他让我了解到了他的苦恼,他的爸爸妈妈小学没毕业,家里没人辅导;他成绩不好,其他同学都排斥她。针对这些我告诉她:只要他认真学习,不懂就问,肯定会有进步的。

  在这之后的时间里,我多次与他进行交流,而他也逐渐向我敞开了心扉。为了让他尽快摆脱自卑感,我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功课,课堂上只要看到他高高举起的手,我都会给她一个微笑,鼓励他大声说出答案,虽然,他回答问题总要想一会才说话,但我都耐心地等一会。只要他取得一点点进步,我都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以便增加他的自信。久而久之,我和他之间真的建立起了一种非常亲密和默契的朋友关系!她平时只要见到我,就大声跟我打招呼,每次放学,都把门窗关好,这让我十分感动。更让我惊喜的是,他在单元测试中考及格了,这对他来说是个很大的进步。这次测试也极大地鼓舞了他,我又顺势跟他交流,帮他分析每道错题。看着他认真的表情,我真是欣慰极了。

  现在,他学习的劲头更足了,上课认真听讲,抢着发言,测试也能考到良好了,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

  我们常把孩子比做初生的太阳,那么后进生就是迟升的朝阳,比起其他学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耐心、细心地呵护、理解与尊重、循循善诱……“要小心的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读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之后,在他的世界里,教育也是享受。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深邃的哲学气质,让人仰慕,望尘莫及。从中也学到了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借鉴的一些可行的做法。当然,在品味魏老师的感慨和收获时,有些地方让我与实际的情况相联系,也引发了不少的困惑和思考,但给我更多的是心灵的净化和启迪。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