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恽红玉)
发布时间:2018-12-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恽红玉

古代有一位老禅师,一天晚上看见墙角边有张椅子,知道那是有个出家人违反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然有一个小和尚翻墙回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院子。当他发现刚才踩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老禅师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吧。”

我是无意在一篇文摘杂志中读到的这个故事,被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我。曾几何时,我们的教师教学中急功近利,变得简单而粗暴,不把学生当孩子看待------这一切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在教育中丢失了宽容。小学生的好奇、好动、试探、模仿等心理,常常会使他们在不自觉中犯这样和那样的错误。如果我们教师不关心学生,强调权利与惩罚,采取强制命令、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学生,就会导致教育的失败,甚至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

宽容其实是一种意义上的严格,是教师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从而激发出强大的内驱力,实现更快更高的发展。孩子们经常无法克制自己的言行,或者无法很好地完成任务,但是不见得他们就有多坏。像故事中的那样,老禅师就清楚地知道,翻墙是他的弟子,他没有选择责备,而是选择宽容,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一个宽容的学习环境,远比书本知识的灌输要重要,它不仅有利于鼓励学生的人格发展、个性的张扬,更有利于师生的有效沟通。学生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多一点真心、少一点责备;多一点平等,少一点粗暴;多一点赏识,少一点回避,他们就会心满意足、“言听计从”。教师的教育心理从来不是单向流动的,在这个流通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态度一经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以相应的态度来对待教师。一旦教师与学生有了情感的沟通,教师就会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也就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