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会课观摩活动后感
9月26日至27日,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蓝天杯”会课观摩暨学术交流活动,两天的的安排和行程非常的紧凑,在不断的学习中也有许多的感悟。本次活动我完整地听了八节课,六上《买菜》3节,三上《点彩画》2节,二上《瓜果的想象》2节,二下《重复的形》1节,领略了来自省内不同教师的课堂风采,下面我就我听的课,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和心得。
(1)回归教材,吃透教材。在听取的所有课题中,所有的老师都紧扣教材进行教学。以整式的加减为例,所有上课的老师均采用了书中的引入作为课堂的情景。而且都能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设计,而我在平时的课堂中,往往受限于学案和教参,把课本中原有的较好的设计和素材忽略到。一个不能“吃透”美术教材的教师,或许能够“照本宣科”或者拿着别人的教案“依样画葫芦”去上课,但是学生的收获必然不会大。
(2)活用教材,紧抓目标。
在《买菜》的教学中,不同的老师对教材的处理不同。尤其是丹阳严定芬老师的课,从导入到示范的讲解都非常精妙。教材处理的核心总是从学科世界走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当美术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美术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本课教师运用大量的生活素材,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出的美术来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一理念。
这次听课学习活动虽然是短暂的,但是我们的课堂改革以及课程改革是长久,我将积累这次学习活动的经验,将它们应用于以后自己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去,努力的做一位优秀的美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