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中的精彩
——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
2018年10月,在秋风送爽的季节,我又一次来到到六朝古都——南京,欣赏了一场教育前辈和专家给我们带来的视听盛宴——第27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这次的大会盛况空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教学工作者齐聚南京工业大学礼堂。全国十多名著名教育专家、特级教师济济一堂,郑毓信、贲友林、张齐华、黄爱华等。聆听专家学者高屋建瓴的报告,欣赏他们精彩纷呈的课堂,充分感受到大师的风范,真是幸运之至。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视野,文化底蕴,创新思想,人格魅力,无不让我由衷地感叹。这次活动真正让我感受到了教学中的“现代”与“经典”,“现代”之新颖,“经典”之殷实。沉醉于其智慧的芬芳,享受着思想的盛宴,让我明白教学艺术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遵循具体学科教学规律和美学原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的能量和行为。
每位上课老师都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课前教师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你知道老师叫什么,你了解老师多少等,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在课堂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造充满趣味的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每位上课老师设计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的中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
每位上课老师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整个两天半的学习中,我感受最深的是贲有林老师的课,
两天半的学习紧张而兴奋,我尽情地领略大师们的风采,品味着他们带给我的精彩,太多的感触。各有千秋的他们不约而同地通过自己的课堂演绎,让孩子们在他们的课堂里,水到渠成地掌握数学知识与方法,感悟数学思想,形成数学思维,体验数学带给我们的无限精彩和乐趣!身为一线老师的我,学习着把这样的完美课堂演绎慢慢地渗透到自己的课堂里,让我的学生都能爱上数学。
陈霞
2018.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