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中的学问
一说到批评学生,我们做老师的就头痛,特别是我们小学老师更感到心烦的一件事,每天不知要批评多少学生。老师们认为似乎只有声色俱历,才显得威严而有力,学生们才能听话些,安稳一点。我们不否认严厉批评的力量,但仅仅是严厉,或许不是最高明的方式,它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却往往使学生产生反感。现在面临毕业考试,学生的学习任务加重,老师的要求提高,在这最后的考试关键时刻,老师和学生之间会出现一些矛盾,那么,应该如何更好得化解这些矛盾,掌握批评学生中的艺术呢?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几种方法。
第一种:幽他一默。德国著名演讲家海茵兹、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批评学生也是如此,有关调查表明,在学生列举的他们所喜欢的教师的特征中,幽默一直名列前茅。用幽默的方式批评学生,能使问题点而不破,很容易被学生接受,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第二种:旁敲侧击。在批评某种错误的认识、看法、做法时,在批评某一方面不良的嗜好、不良的风气时,不直言其事,而是借助于寓言故事、历史典故、轶闻传说来讽喻说理;或借助于批评类似现象,引起对方联想、比照;或讲个小笑话,启发对方去思考,这种批评方式可称作旁敲侧击式。
第三种:假装糊涂。有时候,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在语言表达上有意识地“糊涂“一些,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种:正话反说。古语说得好;“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太极拳理论讲究的是”欲进先退,欲前先后。“教师在批评学生时,有时为了更好地达到目的,故意正话反说,反而更能成功,这就是反语的妙处。
第四种:故意沉默。在批判学生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保持沉默,有时也是一种较好的批判方式。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少不了各种各样的批评,学生有缺点不可怕,可怕的是老师在处理学生的缺点时的方式方法。我们老师应该多掌握一些批评中的艺术,对学生的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