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12.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杨云娟)
发布时间:2018-10-2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云娟

12.坐井观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两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沿、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以学为主,通过教师启发与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3、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所见有限。

教学重点:

     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

懂得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各准备一张白纸。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创设情境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看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新朋友是谁?(出示“青蛙”和“小鸟”图)

2、师随机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老师简笔画“井,学生认识“井”。是谁坐在井里?

 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

3、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师巡视指导认读。

2、师在课件上整理出学生不认识的字词。(同学也可以当小老师指正。)

沿”—井沿,你知道井沿是哪儿吗?到黑板上指出来,把小鸟贴在井沿上。(井沿就是井边)扩词碗沿河沿

“ 际”无边无际,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通过查字典理解)(没有边际。)

3、再读课文。这篇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三、 理解课文,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是讲青蛙和小鸟为一件什么事争论?(天到底有多大?)小鸟认为----青蛙认为-----(板书)

    2.师范读(第二至第七自然段),思考:小鸟和青蛙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         3次对话)

    3.老师指导朗读第一段”“”“强调性重音

    4、过渡:青蛙和小鸟见面了,于是他们聊了起来,谁愿意扮演他们,学着他们的样子进行第一次对话,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课件)

师问:(一百多里)有多远?你能说出来吗?

    5.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思考。

1青蛙说小鸟“别说大话了”,这里的“大话”指什么 ?(指小鸟说的“飞了一百多里”,青蛙不相信。)别说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2)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它为什么这样认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因为它住在井里,只看到过井口那么大的天。两个那么充满嘲笑的语气。)

3小鸟同意青蛙的看法吗?(不同意。)为什么?理解“无边无际”

带学生体验: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这时你看到的天有多大?(出示课件:大海)

弄错肯定性重音,否定了青蛙的说法,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用劝告的语气。

4)小组分角色再读第二次对话。(一人引读,两人对话,一人担任评委。)

6、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们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1)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

2)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四、 读文悟理,揭示寓意。

1、谁来说说小鸟和青蛙哪个的看法对呢?

2、青蛙为什么会说错了呢?小鸟又为什么会说对了呢?

因为小鸟飞的地方多,见识广。小鸟飞了这么多的地方,还是没有见到天的边在哪儿。那青蛙为什么又会错了呢?可以做了小实验。(卷起白纸,看看——)“管中窥豹.

小结:同学们说的这些,我们知道了青蛙为什么错了,就因为他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得很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了。

五、反思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哪个小朋友能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师总结:这篇课文让我们明白了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努力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

六、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沿”,右上不要写成“几”

“蛙”右边是两个土,两竖不能连起来。

2、教师范写

3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拓展延伸 (作业)

1、讨论:如果有一天,青蛙听了小鸟的劝告,跳出井口,会看到些什么?它会说些什么?说一说,写一写。 他们的对话。2、画一画: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

板书设计

12.坐井观天

小鸟(图)      无边无际    (见多识广  )

    天有多大?

青蛙(图)      口那么大   ( 目光短浅  )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