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引擎 激活教育发展新动力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我校为了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更好适应教育改革的新要求,从最微小的细节、最基本的要求、最日常的活动抓起,通过环境优化、榜样引领、精细管理等改革举措,有组织、有步骤的扎实开展人才培养。
一、 优化环境 打造人才吸引“强磁场”
对于城东小学来讲,只有打造一个强力的“人才磁场”,才能引发更大的“群雁效应”,才能让更多优秀教师挺起城小教育发展的脊梁。
近年来,城东小学在优先发展教育的前提下,对于教师发展倾注了更多关注与行动,并针对教师管理机制体制进行改革,在“激励”上做足文章,激发了全校教师不断学习、研讨、成长的热情。
我校已经建立了教学质量和技能大赛奖励机制,对业绩突出的个人给予奖励。如每年的教学效益月、备课、说课比赛等。同时,我校还改革了绩效考核制度。而优秀人才激励制度也进一步完善。
坐落在采菱江畔,城东小学是湖塘片规模最小的一所小学,但教育却并不比城里差,反而生动演绎出农村教育的美。
这里有养成教育之美。
由于学生90%为流动儿童,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由于受家庭的影响,各方面的行为习惯令人堪忧,因此像父母一样关爱他们,加强养成教育成为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月习一礼,主要抓“行走礼”“餐饮礼”“仪表礼”“课堂礼”“健身礼”等基本文明礼仪规范养成教育,同时举行入学仪式、成长仪式、毕业仪式,让学生感受幸福,珍惜幸福,践行幸福,把“爱、善、诚、勤、俭、美”六种价值理念融入生活细节,让未成年人易懂易学易做。
这里有卓越课堂之美。
虽然城东小学只有18个班,但每个教师都在倾力打造“精品”,除了不断提升教学、教研水平外,教师们还调整综合实践、科学、科技、劳技等学科的教学内容,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二、 榜样引领 在育人中汇聚爱的力量
城小教育人深知:要帮助每一个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为了每个生命成长最基本的坚守。
在城东,师德师风建设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内生力驱动着教师把爱岗敬业、潜心育人,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体现在一言一行中。
近年来,城小不断完善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创新开辟出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并建立起教师思想状况定期调查分析制度,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配合大量的教师思想政治学习教育活动,实实在在地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理论修养和政治素质。
为了督促教师前行,释放出足以影响与示范的“楷模力量”,城东还构建了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通过坚决查处违规补课、有偿家教、买卖生源等违规行为,教师从教行为不断规范。此外,城东还将师德教育融入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教师管理全过程,并把学生、家长和社会评议作为师德考核的主要手段,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
三、 精细管理 助力教师“展翅高飞”
针对我校聘用的编外青年教师居多的情况,我们一手抓学习,一手抓管理,从最小处抓起,从基本功抓起,从常规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1、每一次常规检查加强常规工作的检查、落实,把每一次常规检查当做对教师的培训。每次的检查我们的目的不单单是当做考核评价,更主要是发现问题后及时反馈给教师,面对面教给他们应该如何去做。作业、教案、随笔等常规工作的检查,平时由年级组分管领导随时检查,在每月末检查全校语数英以及综合学科的作业、教案,检查后认真分析青年教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提出每个老师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
2、每一次推门课分管校长、学科蹲点负责人推门指导活动,帮扶结对改造常态课,跟踪薄弱班级、学科,落实“面向全体、从最后一名抓起”的常态课教学思想。本学年我们杨筱艳校长和分管教学的谢雯燕校长以及教务处陈霞主任几乎听遍了全校老师的课,有新教师、骨干教师、老教师,基本上覆盖所有年级的所有学科,每次课后积极组织评课,不但掌握了教师们的教学动态,而且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为教师们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每一次集体备课我们规定单周三为“集体备课日”,就是想使“日常课堂教学研究”在全体教师中成为常态。每次集体备课的时间为:上午第一节课为英语、数学和综合学科,下午两节课为语文学科,对应学科老师进行集体备课的时候是没有课的,这样就保证了全体教师按时参加教研。具体形式是:集体备课日商讨各学科在日常教学中出现的教学疑惑或是教学重难点,并就下周上公开课的老师的课出谋划策,给予意见和建议。
4、每一次课堂教学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我们开展了八大类型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每学期,我们都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分类坚持上好八大类型课,有行政推门课、新教师过关课、师徒结对课、年级组研究课、课题研究课、领导班子师范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展示课。每次课堂教学展示,都要分学科组进行听课、评课、议课,这样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让更多教师在磨课活动中得到成长。每个学年的5月份,我校都会组织进行课堂效益月系列活动。2018年5月,我校举行了第三届课堂效益月活动,围绕“构建绿色课堂,追求幸福教育”为主题认真制定活动方案,开展了以《我眼中的课程》为主题的城东论坛,领导班子、学科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新教师微课比赛等教学展示活动,教师们以“课堂教学效益月”为契机,转变观念,以新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素质,促进个性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强化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教学质量。
“一马当先,万马奔腾”。我们只有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这一“牛鼻子”,才能使城小教育在大潮中劈波斩浪、砥砺前进,取得了可喜成绩,走在了教育的前列。